没有起动车怎么办?手摇摇把起动飞机

来源:中国军网责任编辑:菅琳
2016-05-31 14:10

亲爱的战友,您见过用手摇摇把起动飞机吗?您听说过只多吃两个鸡蛋的“天之骄子”吗?

人民空军的第一代飞行员就是这样成长起来的!

东北民主联军航空学校的建设是在十分艰难的情况下起步的。为了尽快培养出我们自己的航空人才,工程机务人员在保障飞行训练的过程中,经历了千辛万苦。

当时航校一无厂房,二无仓库,器材大多是搜集来的,残旧不全。维修工具更是少得可怜,仅有的几台机床,也由于风吹雨打,几乎锈成了铁疙瘩。

外场工作的条件更差,连一些最基本的设备如加油车、消防车、运输车、冷气瓶也没有。维修的对象全是日本投降后从东北各地搜集来的破旧飞机。除几架“九九”高级教练机损坏程度较小,简单修复一下可以使用外,其余的全是些破烂货。有的没有起落架,有的没有螺旋浆,有的“五脏六腑”全被掏光。

面对这些破烂不堪的飞机和简陋的维修设施,工程机务人员没有退缩,他们清醒地意识到自己肩上担子的重量,夜以继日地充当着飞机的“保姆”,做了大量的工作。

在辗转搬迁的动荡环境里,每到一地,不管吃、住如何,他们都首先投入紧张的机务维护中。人手不够,缺少具有维修知识的人才,他们就采取边干边教、边学边干、以老带新的方法,既保证了机务维修工作的开展,又在实践中培养了人才。

在维修工作中,他们就地取材,采用种种土办法,千方百计搞好维修。

为了搞好内场飞机的大修工作,航校根据“东总”的指示,于1947年春把当年日寇的一个鱼类加工厂和冷藏库改建成了一个飞机修理厂、一个航空零件机械厂和一个器材厂,又把从哈尔滨的两个机械厂内搜集到的一些磨床、车床和机械制造设备,充实到三个工厂中。

为了解决大修中器材和原材料不足的困难,航校一方面派人四处搜集采购,一方面发动大家动脑筋、想办法,制造土设备,采取土办法。修理飞机蒙皮没有铝板,就用白铁皮代替;没有亚麻布,就用白布代替。修完发动机,没有试车台,就用一个报废的前仓航空仪表板,改装成一个发动机试车仪表板,然后再把它和发动机一起装到一架报废飞机上,做一个简易的试车台,接通电路,试车取得成功。

在外场维修中,缺少飞机零部件,就东拼西凑,把几架同型号飞机上的器材集中使用;缺少飞机机轮和螺旋浆,就采取轮换的办法,几架飞机合用;飞机加油,没有加油车,就用小铁桶一桶桶的灌;机轮充气,没有冷气瓶,就用自行车汽筒,由许多人轮流打气;东北气温低,发动机起飞前需要加温,没有加温炉,就烧劈柴加温;每天飞行前要起动发动机,没有起动车,他们就用手摇摇把起动……

所有这些,在世界航空史上都是罕见的!

在这样近乎原始手工操作的条件下,我们的工程机务人员,把一架架飞机送上了万里蓝天。这些动人的事例既反映了我党我军白手起家、创办人民航空事业的艰难,更是我们共产党人敢于斗争、一往无前的伟大革命精神的真实写照。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