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中国陆军>>兰州军区>>正文

领导硬气 官兵服气

——兰州军区某高炮团政委柴晓东求真务实作风在基层引发的回响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作者:解放军报特约记者 侯国荣 通讯员 彭光明 贾 敏责任编辑:毛娜娜2013-05-27 09:27

柴晓东(左二)和机关干部研究战时政治工作。  王能才

“你是不相信团党委,还是不了解我柴晓东这个人?”

“真话就像带刺的玫瑰,有时候可能会伤领导的面子,而这恰恰是对领导人品和作风的检验。”

  ——柴晓东

记者在兰州军区某高炮团采访时,听机关干部讲了团政委柴晓东不少抓工作求真务实的故事,觉得既过硬又感人。但真正引起记者写稿冲动的,是基层官兵的一席话:“领导作风好了,基层官兵就无需为个人的事劳心费神,有利于集中精力干好工作!”

柴晓东的务实作风到底给基层官兵带来了什么——

“不为工作之外的事所累”

2009年夏,二连党支部推荐战士张辉为保送入学对象。这是改变人生命运的大事,有人提醒张辉去团领导家里“坐一坐”。怎么去?带什么?去了说什么?张辉遇到了从未有过的“纠结”,一连几个晚上睡不好觉。有一天,张辉看到政委柴晓东在训练场了解情况,便硬着头皮走上前去,磕磕巴巴地说:“政委,我想到您家里坐一坐。”

“你是不相信团党委,还是不了解我柴晓东这个人?”柴晓东拍拍张辉的肩膀转身走了。

两个多月后,张辉收到了保送入学通知书。他在团政工网上发帖:“在事关官兵切身利益的敏感问题上,领导干部走得正、行得直,真正做到一碗水端平,这件事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只要好好干,绝对吃不了亏!”

前年,军务股长岗位出现空缺,当时有两个人选:一个是有“关系”、但业绩平平的机关干部;另一个则是能力素质全面、工作成绩突出的基层干部。交流意见时,柴晓东谈了自己的看法:“用错一个人,打击一大片,不能为照顾‘关系’而寒了大家的心。”经党委会研究,团里推荐提升了能力素质过硬、工作成绩突出的那名基层干部。

近几年,全团选拔任用干部300多人次,大家都心服口服;战士保送入学的,无一不是训练尖子、优秀士兵。

柴晓东说,干部提升使用、战士考学入党、士官选取等,是全团人人关注的敏感问题,领导干部只有心底无私,公平公正,说到做到,让官兵不为工作之外的事所累,你说话才硬气,官兵才服气。

“民主氛围浓,我们有意见就提、有建议就说”

前不久,在该团机关基层双向讲评会上,基层官兵代表给团领导提了11条意见,其中不乏尖锐的批评。

给团领导提意见,会不会有所顾虑?基层官兵说:“两名团主官带头听真话、纳诤言、察实情,民主氛围浓,我们有意见就提、有建议就说,说话办事没啥可顾虑的。”

一次,上级工作组到团里检查工作。听汇报时,有名部门领导对团队取得的成绩几句带过,重点汇报了部队存在的倾向性问题,并把一年来基层发生的几件具体事一一摆在桌面上。

当时,有人觉得当着上级领导的面揭团里的丑,是不给团党委留面子。柴晓东则说:“这位同志讲的没错,如果大家都拣好听的讲,报喜不报忧,上级怎么能了解到实情呢?”

还有一次,柴晓东主持召开基层建设形势分析会,在解剖一些工作不落实的原因时,有名基层主官直言近期机关安排工作太满太急,基层压力较大,没有足够时间抓落实,根子在机关和领导。

对此,柴晓东感到很欣慰,他说:“真话就像带刺的玫瑰,有时候可能会伤领导的面子,而这恰恰是对领导人品和作风的检验。”

把主要精力集中到提高战斗力上

这几年,该团在上级出名挂号的事不多,上报的经验也少,但各级对团队的评价却越来越高,训练成绩直线上升。

原因何在?柴晓东说,得益于党委“一班人”坚守的一个原则:不该干的事坚决不干,把主要精力集中到提高战斗力上。

什么是不该干的事?柴晓东的定义是:与提高部队战斗力无关的事、影响中心工作落实的事,就是不该干的事。比如,搞形式主义,做华而不实的表面文章,提脱离实际的口号,在接待应酬、请客送礼上费心思,等等。

记者采访时,恰逢一位师领导来团里检查工作。记者注意到,团里没有为他接风洗尘,没有安排团主官专门陪同,柴晓东和团长照常按计划组织部队野营拉练。

“你查你的,我干我的。”上级来工作组,无特殊情况,他们一律不搞层层陪同。开始有人担心这样做会得罪人,实践证明,上级工作组并不喜欢前呼后拥。几年下来,他们非但没有得罪人,还落了个好名声:诚恳、务实,不玩虚的。

不该干的事坚决不干,就可以集中精力抓好军事训练和经常性工作落实。近3年,这个团连续3次被上级评为基层建设先进单位,一次被评为全军军事训练一级单位。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