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博士营长咋从闹笑话成长为一名“虎将”的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作者:李根萍 刘昌宝 叶昌剑责任编辑:刘航
2016-04-28 03:22

猛虎一扑蜷数月,长剑出鞘正此时。两年前的夏天,倪志军奉命率队开赴演习场。面对近乎苛刻的实战环境和前所未有的“专业蓝军”,他见招拆招,从容化解30多场险局、困局。

实弹射击这一天,黄海之滨,艳阳高照,晴空万里。然而,在倪志军眼中,湛蓝天空中却是波诡云谲。一辆辆战车整齐列队,一枚枚导弹蓄势待发,砺剑数月,终于等到了“亮剑”时刻。指挥席上,倪志军杀气十足,志在必得。导弹列装以来,他硬是把一天掰成两天用,晚上挑灯夜战,白天苦练操作,一个个“老炮手”在他的带领下成长为“导弹尖兵”,他有理由,更有信心打赢这一战。

陡然间,不预设航路、不固定高度的靶机腾空而起。不到10秒,雷达迅速捕获目标。此时,防空群外围部署有便携式导弹,按任务区分,这个范围应该由他们拦截。“火力1单元做好射击准备。”为防止靶机逃脱,倪志军进行射击准备。30秒过去了,目标不但没有消失,反而一步步向我防空中心逼近。原来,导演部临时导调,禁止便携式导弹进行射击。此刻,靶机正处于稳定发射区,现在射击一定能打中目标,可上级射击命令迟迟未下达。1秒、2秒……目标肆无忌惮地在屏幕上闪动,倪志军焦急等待。“是否可以射击,是否可以射击?”他急切地请示。60秒!靶机已接近发射区边缘。倪志军屏住呼吸,两眼紧盯着屏幕。

“可以射击。”射击权限终于下达,而倪志军此时却面临一个艰难选择:目标在发射区边缘,命中概率仅为50%,选择射击就要承担失败的风险;放弃射击,则可以等待下批目标来临时再次发射,确保万无一失。

留给倪志军犹豫的时间不多了,目标一旦飞出发射区,就将错过此次机会。倪志军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为检验新装备,他不知道度过了多少个不眠之夜:一个月前,自己打着点滴还在琢磨抗强磁;10天前,他为把装备从工事里转移出来,和战友泡在水里冻得直哆嗦……

如果这是真的战场,面对的是真的敌机,我们还可以选择重来吗?倪志军一遍遍拷问自己。他想起动员大会上,旅领导殷切期盼和官兵们发出的必胜誓言;他想起自己对打仗的承诺:为了打仗,自己放弃待遇优厚的研究所,选择基层部队摔打;为了打仗,全营官兵没日没夜勤学苦练……

“为了打赢,拼!”倪志军当机立断,下达“发射”命令。导弹直冲云霄那一刻,他眼睛紧紧锁住弹道。1秒、2秒、3秒……他挺拔的身体有些僵硬,一动不动。

“打中了!打中了!打中了!”捷报传来,射击场顿时沸腾了,倪志军的心也跟着燃烧起来,眼眶里蓄满了成功后激动的泪水……

“志军,志军,志在军营!”这一天距离新导弹列装正好112天,而距当年那个毛头小伙子倪志军毅然从军正好13年。

13年,从一介书生到携笔从戎,他摸爬滚打,终得大用,勇当防空劲旅科技练兵急先锋;13年,从“百年老炮”到新型导弹,他带领官兵华丽转身,练就发发命中制敌绝技;13年,从亮剑东南到挺进荒漠,他不改初心,矢志不渝书写了一段书生爱军精武的传奇。

但对军人来说,时刻准备打仗是唯一的选择。这是倪志军的座右铭,更是他从军谋打赢实现强军梦的信条。

导弹穿云破雾、呼啸长空的画面渐渐淡去,海风依旧挟着浪花,拍打着礁石,仿佛有人弹剑而歌:“书生心怀强军梦,英雄义气古今同。横戈原不为封侯,武当第一会挽弓。西风走马出北山,黄海试剑裂苍穹。论功还欲请长缨,倚天擒狼气如虹。”

(《解放军报》2016年04月28日 11版)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