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转场5次 他们把固定驻训点变为“移动”练兵场

来源:解放军报作者:徐水桃  杨西河责任编辑:杨红
2016-05-26 03:30

中部战区陆军某旅野外固定驻训点变为“移动”练兵场

一月转场五次 对抗如影随形

本报讯 徐水桃、特约记者杨西河报道:“集结地域被发现,紧急转移!”5月16日凌晨5时,中部战区陆军某旅驻训部队突遭“敌情”,官兵闻令而动,撤除伪装、装载物资、启动车辆……再一次成功躲避“敌”袭扰。“行动干净利索,比上次提前了7分钟!”在披着迷彩的002号装甲指挥车内,该旅政委车晓辉通过某新型指控系统实时掌握着部队转移情况。

4月中旬,该旅按照以往惯例组织部队赴“老地方”展开野外驻训。旅党委在召开议训会时发现,部队常年在同一个地域训练,官兵们对驻训点的一草一木、几道坎几道梁早已“门儿清”,训练起来更是“轻车熟路”。部分指挥员不出帐篷就能处置“敌情”、筹划训练,看似心中有数,实则脱离实战。

战场是一个情况复杂多变的动态环境,固定驻训场只会成为制约战斗力跃升的羁绊。为此,该旅一改“固定地域、熟悉地形、习惯训法”的驻训模式,先期勘察挑选丘陵、山地、水网稻田等5处陌生地域作为新的驻训点,一个月内先后辗转两省四市共计900多公里。在组织部队转场途中,通过随机设置情况、持续不断对抗等方式,锤炼部队适应陌生战场和走打吃住藏能力。

每次转场都是一次新的战斗。5月6日,坦克二营就在第三次转场中吃了“败仗”。当坦克梯队行进至狭窄路段时,突然发现“前方桥梁被毁”,但坦克架桥车在只允许单车通行的道路上无法从编队中开进到被毁桥梁附近,部队的整体行动被迟滞了20分钟。转场结束后,营长李鹏痛定思痛,带头总结教训。

驻训一月转场5次,不仅逼着官兵“轻装上阵”,更打破了不少人头脑中的“坛坛罐罐”。该旅副旅长江辉武向记者介绍:在通信演练中,该旅转场至山高林密的某陌生地域,过去“靠谱”的老通信装备一下子失了灵。面对新情况、新问题,营连指挥员打破传统思维的束缚,结合新老装备特点,在上百次的实践中摸索出微波接力通信、野战地域网通信、简易信号通信等4类20余种新保通办法。

(《解放军报》2016年05月26日 08版)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