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类新靶替代“胸环靶” 这样练出来的才是“神枪手”

来源:解放军报作者:欧阳治民 周钰淞责任编辑:张硕
2016-06-02 03:01

第41集团军“塔山英雄团”力戒轻武器射击“操场化”

八类新靶替代“胸环靶”

该团官兵探讨墙体头靶射击要领。黄 意

本报讯 特约记者欧阳治民、周钰淞报道:5月中旬,第41集团军“塔山英雄团”综合训练场,一场实战背景下的轻武器应用射击考核紧张进行。只见在各种地形环境中,掩体头靶、射孔靶、墙体身靶等多种新型靶标若隐若现,师射击比武冠军、该团二连四班班长牛振国采取立姿、跪姿及卧姿自主射击。“砰砰砰……”一连串枪响后,牛振国的命中率并不高,但他的脸上却露出笑容:“新型靶标很像真正的敌人,这样的命中率更有含金量!”

靶子换模样,源于深刻教训。去年,该团参加一次对抗演练,多名优秀射手面对占据有利地形,隐藏于地堡堑壕内、树木草丛中的“敌人”,要么迟迟发现不了目标,要么打不中要害。演练复盘,他们分析感到,团队平时射击训练都使用颜色反差大的制式靶标,靶上的10环白点很醒目,容易寻找和瞄准,这样练出来的“神枪手”,和实战要求存在很大差距,遇到“狡猾的敌人”自然没了招。

“上了战场,不可能有‘10环白点’供你瞄准!”团长守海兵组织训练骨干集智攻关,模拟战场实际设计制作了“反向胸环靶”。记者看到,这种靶标的有效射击区域为深色,其余为浅色的无效射击区域,远距离瞄准不太容易找到靶心,还易被浅色部分干扰。此外,他们还根据各种战场环境,设计了只有肩膀以上可见的掩体头靶、露出小半个身子的墙体半身靶、只见射孔不见人的射孔靶等7种新式靶标。

“靶标一变,打枪就没那么简单了。”走下考场,牛振国感慨地告诉记者,以前打制式靶标,子弹上靶就算成绩,如今换上新型靶标,不仅要费力寻找和分辨靶标,还要精确瞄准有效射击区域,子弹即使上了靶,但只打中靶标上的钢盔、墙体、树干等无效图案,并不计入成绩,射击难度大大增加。

记者在考场看到,远处隐蔽掩体旁突然竖起一个墙体半身靶,一名战士迅速调整姿势,快速出枪射击。一阵枪响,对讲机里传来报靶员声音:“眉心1发、脖子2发、肩膀2发,优秀!”作训参谋黎超说,他们还结合新型靶标特点制订了射击训练考核细则,弹着点越接近人像靶标的心脏、眉心、肝脏等部位得分越高。使用新靶标组训以来,团队射击训练水平大大提高,培养出了一批“指哪打哪”的优秀射手。

想到清兵军服成为活靶子

■周 猛

读罢此稿,编者脑海中不停闪现122年前甲午战争陆战场上的情景——向敌冲击的清兵像块移动的庄稼地,整片整片地被收割生命。参战的日军官兵后来回忆说,眼前的清兵实在是太好瞄准了,他们胸口上写着“兵”和“勇”的大白圈简直就是活靶子。以至于到了战争后期,伤亡惨重的清军不得不反穿号褂。

时代发展到今天,战场上不可能再有像清军这样愚蠢的对手。我们天天都在喊实战化,抓实战化、练实战化,首先不能把战场简单化、把对手“呆萌化”。打枪只让官兵“趴着打”、“打百米”、打一成不变的“胸环靶”,火炮实弹射击在对面山坡上预先用石灰画上几个明晃晃的大白圈,如此这般,弹药消耗虽然多,实战能力却难以有效提高,甚至滋生弄虚作假等不良训风!从这个程度上来说,第41集团军“塔山英雄团” 盯着实战创新8种靶标,这个靶树得好。只要我们脑袋里真正想着打仗,训练的一招一式就会多一些实事求是,少一些想当然;就会多一些务实创新,少一些花里胡哨;就会多一些真演实备,少一些应景数字;就会多一些紧迫担当,少一些拖沓应付,从而让每一滴汗珠都流得更有价值、让每一发子弹都打出战斗力。

(《解放军报》2016年06月02日 08版)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