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和26年,中国军队作了什么贡献

来源:新华社作者:黎云  曾涛责任编辑:吴昊
2016-06-09 18:53

资料图:2010年5月28日,中国赴南苏丹维和部队为当地民众送水。

展示中国蓝盔力量

战乱与冲突,饥饿与贫困,炎热与疾病……维和行动,对中国维和部队来说,是一场新挑战、一次新“战斗”。

好在,中国军队有着不怕牺牲、勇于奉献的优良传统。越是恶劣的环境,越是艰巨的任务,越能激起军人的血性。

在马里最高气温近50摄氏度的旱季,维和队员不到4个月就建成了一个二级医院;在柬埔寨,中国维和部队创造了“一天能架一座桥”的神话。

在南苏丹首都朱巴,中国首批维和步兵营的官兵们顶着高温在一片乱石杂草中建造营区,1个月就住进了新房。

不仅是其他维和部队的官兵羡慕,就连前来参观的各国驻南苏丹大使都连连称赞——“梦幻中国城!”

26年来,“中国速度”“中国质量”赢得了多少赞赏,而维和的专业水平和职业素养,更让其他国家刮目相看。

中国驻南苏丹维和步兵营的防爆、巡逻、警戒等课目,已经作为教材发放给了各个国家的维和部队。联合国粮食计划署、妇女署、儿童基金会等组织活动时,都点名要求中国维和官兵提供保护:“跟着中国营,安全!”

26年来,中国维和部队执行的任务更加多元化,担负的岗位也由最初的军事观察员拓展到处长、首席联络官、司令等。

任务的拓展,磨砺了中国维和力量。26年的维和,对中国军队,是一次自我检验,更是一次加钢淬火。

从中东到非洲,这支来自东方大国守望着世界和平的专业蓝盔队伍,在世界人民的心中,树起了一面红色的旗帜。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