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中国民兵>>正文

军民融合谋转型:鸡鸭鱼肉不如技术支持

来源:国防报作者:张应龙 辛振乾 魏联军责任编辑:杜汶纹2015-03-12 00:02

军地智囊团助力中军帐

在战斗力大棋盘上,出将入相、拱卒跃马的指挥中枢,布一着活全盘、落一子动全身。

作为我国经济转型示范市,焦作市信息惠民战略实施较早,逐步完成从“数字焦作”到“智慧焦作”的跃升,市民“一卡通”、智慧政务、智慧旅游等走入寻常百姓家。

在地方惊涛拍岸的信息化浪潮中,驻军部队信息化建设也是风起云涌。去年以来,该市在推行“信息惠民”战略时,决策者们就思忖一个重大命题:怎样让“智慧城市”助推驻军实战化训练升级。

走进焦作军分区军地联合指挥中心,指挥大厅里犹如“奇经八脉”:情报搜集、指挥控制、辅助决策、通信调度等8大功能席位一字排开,国防动员网、公安指挥网、数字城管网和移动通信网资源导入信息指挥系统;巨幅电子显示屏实时刷新来自军地的水文、气象、地理、兵要地志等重要资讯,空情、水情、路况尽收眼底,各类抢险救灾应急力量随时调度,实时指挥。

“这座指挥中心是依托数字化城市建设和应急动员体系同步建成的现实版。”政委刘新旺向记者介绍,焦作市委、政府在信息化建设进程中,打破军地之间鸿沟,专门为部队信息化预留终端和入口,使军地一体化联合指挥由设想变为现实。

“我部于机动途中,急需2000根钢钎、600套救生衣、200顶帐篷……”2014年7月,焦作市军地联合指挥中心激战正酣。 面对紧急求援,司令员杨文耀迅速打开焦作市战备物资储备管理系统,帐篷、钢钎、药品、食品等急需物资信息一目了然。通过视频系统网上调配,4个小时后,11种4000余件救灾物资便运抵高速公路服务区,等待补充部队。演练结束后,现场指挥的副市长贾书君介绍,这套由军地共同研发的物资征集系统,为部队参加重大军事行动提供了有力保障。

融合之轮紧跟战场铁流

“假如部队明天上战场,我们的支前保障能否跟上打仗的脚步?”面对部队官兵秣马厉兵准备上战场的态势,焦作市党政领导愈发感到空前紧迫,市委书记孙立坤在 “畅通工程”推进会上,反复告诫各部门的“一把手”。

前不久,该市军地领导挂帅组成工作组,深入全市交通系统,对平转战能力进行全面抽查评估。记者看到,高速公路网沿线7个服务区,为部队装备预留停靠、补给位置,建成集食宿、加油、维修、通信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工作站;所有收费站口,开设保障部队重装备通行的快速通道,在焦枝铁路高速铁路沿途建造2个重型装备和物资装运平台,为部队机动搭设快速通道。

焦作市市长张文深介绍:近年来,市里打造核心城市10分钟都市交通圈和30分钟城市组团交通圈,进一步拉大城市框架,提高城市承载力。“畅通工程”建设中,不论是修建公路、铁路、还是架设桥梁,必须征求军事部门意见,充分考虑军事需求。近年来,焦作市着眼遂行作战任务需要,组建16个水上、公路、铁道抢修等民兵专业分队,拟制《战时保畅通应急保障方案》等18个方案预案,每年都要组织交通、河务、人防等部门进行实战化、实案化战备保障演练。

昔日打仗大吃小,如今快吃慢。前不久,某部铁流滚滚,实兵实装机动演习。仗未打响,军地保障战役兵团交通指挥中心迅即启动,部队行军沿途6个高速公路服务区、19个道路抢通应急分队、5座民用加油站,2个小时内全部“平转战”“民转军”。该部领导感慨万千:“地方有力保障为部队战车装上奔跑的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