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舰·战位
万里海疆就像起伏的诗卷,波峰浪谷间,新时代水兵搏击风浪、勇闯深蓝,挥洒着青春的诗行。在战舰的不同战位上,掌舵航行、导弹实射、反潜猎“鲨”……出色的水兵同心协力凝聚起过硬战斗力,为有效履行职责使命奠定坚实基础。
本期聚焦东部战区海军舰艇部队的4名士兵。让我们心随战舰乘风破浪,一起感受水兵们在战位上苦练精兵、忠诚守护海疆的炽热情怀。
——编 者

17秒背后
【人物名片】马少利,海军资阳舰一级军士长,荣立二等功2次、三等功3次。

马少利
碧空如洗,一阵急促的警铃骤然响起。资阳舰解缆启航,奔赴预定海域开展实弹射击训练。抵达训练海区后,主炮区队长马少利镇定自若地走上战位。短短数分钟,战斗动员、射前精度检查、弹药检查……整个射前准备过程一气呵成。
从发现目标,到第一发炮弹出膛,新舰员张柏伟用眼角余光扫了一眼时间,仅用了17秒。
“响、连、准、快、狠,舰炮射击行不行,就看这五样!”海面上,硝烟还未散去。在战友们佩服的目光中,马少利轻描淡写地分享了自己的“五字诀”。
短短17秒的背后,是马少利24年的积累。新兵下连时,马少利被分配到某导弹护卫艇担任高射机枪手。这个战位,距离他梦想的主炮战位,还有距离。
颇有些不甘心的马少利,一边熟悉自己的战位,一边暗中观察战友如何操作主炮。
看久了,他还真看出点门道:“放着电动射击模式不用,为啥总用手摇操纵?”
面对马少利的“不识相”,主炮班长把他噎了回去:“电动射击模式故障率高,坏了你能修?”
听到这话,年少气盛的马少利开始坐不住了。他要来一张主炮系统电气分布图,一有空就在图上写写画画,研究主炮电气原理。
1年后,马少利如愿转岗,成为一名真正的主炮兵。在一次实弹射击考核中,班长休假不在,由马少利临时负责。机不可失,一向稳重的马少利,打算冒一次险:采取电动射击!
正式考核那天,马少利调校好各种参数,对准目标。炮响靶落,命中8发。初出茅庐的马少利“一炮走红”。打那以后,刚留队转改士官的他,便稳坐单位主炮业务“头把交椅”。
前几年,马少利所在单位迎来“小艇换大舰”的高光时刻。恰在此时,马少利服役期将满,由于编制原因,留队有些难度。
当时,有战友给他出主意:“你是业务骨干,去找找领导说说情,说不定这事就稳了。”
马少利听后,没说行,也没说不行。半晌,他来了一句:“打炮稳不稳,我说了算;留队稳不稳,组织说了算。”
其实,大队党委对他留队的事一直非常关注。大队长当众表态:“马少利这样的同志,必须得留住,他是首批接舰舰员的不二人选!”
“接新舰,打头阵,使命光荣,责任重大!”这份使命,成了马少利再次突破自我的强大动力。先进的国产新型舰炮,为他源源不断地注入了信心和胆气。
在接舰过程中,马少利经常向厂方提出“刁钻”的问题。在发现某系统设计存在改良空间后,他先后向厂方提出多项革新意见,其中有8项被定型列装。
如今,马少利不仅满足于把炮打准,还把目光投向了如何实现舰炮实战效能最大化的课题。围绕提升射击精度,他大胆提出某射击方法构想;为有效缩短炮弹装填时间,他编写了舰炮班战位实战化训练手册……一项项研究成果,正在他的梦想战位上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