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首页头条>>正文

战斗力是在不断反思改进中螺旋上升的 思想力只有进入实践才能转化为战斗力

打胜仗,先打胜思想上这一仗

——第1集团军开展战斗力标准大讨论调查与思考
来源:解放军报作者:解放军报记者 周 奔 欧 灿 特约记者 邵 敏 李 勇责任编辑:王李宇薇2014-02-25 06:04

最危险的状态,是不在状态

●深挖问题背后的问题,才能根治顽疾,使军队真正像军队的样子

任何问题的产生,都有其背后的深层原因。原因不明、病根不除,矛盾问题还会像韭菜一样,割完一茬又长一茬。为有效除去病根,这个集团军积极组织大家深挖问题背后的问题。

去年集团军组织大比武,某旅炮营三连勇夺3项第一,成为全旅比武成绩最好的连队。但在全旅考核时,三连的训练成绩排在倒数第三。为啥?旅长许浒调查得知,考核组检查训练计划、登记统计本时,扣了三连不少分。

讲完这件事,许浒感慨地说,有的领导机关干部经常批评部队练为演、练为考,有没有想过自己考了什么、是怎么考的?训练考核是个无形的“指挥棒”,上级考什么部队就会抓什么。上级只有紧贴实战考,部队才可能紧贴实战练。

像训练考核这样的无形“指挥棒”,在战斗力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导向作用。这些“指挥棒”被用好了,就能催生战斗力,用偏了就会影响战斗力。 

“消极保安全饱受诟病,但至今没能根除。对此,我们领导机关有没有责任?”集团军司令部领导分析说,有的领导机关干部习惯用“事故定乾坤”的标准看人办事,导致一些基层官兵担心“年头出事,白干一年;年尾出事,一年白干”,不敢放开手脚组织高难度训练。

都知道弄虚作假不对,花拳绣腿不行,为什么有些人还是热衷此道?一名干部分析出现这一问题的原因时说,这些年,我们奖励训练先进的力度不断增大,却很少有人因组织训练不力、弄虚作假、成绩落后受到严肃处理。战斗力标准要想真正立起来,除了重奖先进,还要扬起惩戒的鞭子。

选人用人的导向是最根本的导向。某机步旅坦克二营营长汤田斌,因参加集团军百名尖子比武勇夺桂冠,代理营长3个月在上级组织的演习中打了3场漂亮仗。看到想打仗、练打仗的人真正得重用,全旅官兵爱军精武热情空前高涨。谈起此事,一位机关干部说,党委机关只有擦亮钻战者用、胜战者上的“选将刻度”,官兵们才会真心想打仗、全力练打仗。

讨论越深入,根源越清晰。许多机关干部谈到,说到底,影响战斗力建设的种种问题,与个别领导机关干部价值观、政绩观不够端正有直接关系。

这个集团军的前身是贺龙元帅创建的红军部队。回顾辉煌历史,集团军政治部主任周夕根说,战争年代我们部队能够屡建奇功,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那时候的指挥员满脑子想的都是打仗。现在,我们有些干部不在准备打仗的状态。他们平时议论较多的不是工作训练,而是职务、待遇和后路。更有一些人心思主要围着领导转、围着出名挂号转。一事当前,首先想的不是是否有利于战斗力建设,而是对个人有没有好处。领导机关干部只有牢记肩负的使命担当,把提升部队战斗力视为最大的政绩,才能抛开私心杂念,心无旁骛带兵打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