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首页头条>>正文

国防和军队改革要向“战略枢纽”聚焦用力

来源:解放军报作者:■冯小松责任编辑:马冉2014-04-22 05:04

编辑感言

说说赵括的三场战争

■周 峰

赵括在历史上是“纸上谈兵”的代名词,原因是他在秦赵长平之战中败给白起,损失数十万大军。但抛开“纸上谈兵”不说,赵括的军事活动也有值得探究之处。

史书可查赵括参加的战役最早在公元前280年,他随身为主将的父亲赵奢攻打齐国麦丘。此前,孤城麦丘依托充足粮草及善于守城的墨家子弟相助,多次迫赵无功而返。赵奢初攻不果,便听从赵括建议加强情报侦察,了解到城中粮食均被齐军控制,百姓无粮可食。于是从优待俘虏、送城内百姓粮食入手瓦解敌军,终使麦丘人杀掉守城齐将投降。之后在公元前270年的阏与之战中,赵氏父子再次联手。面对秦韩联军,赵奢听从赵括建议先坚壁不出、离间秦韩,再择机对秦军强攻,亦取得胜利。

这两次获胜得益于赵括善谋、赵奢善行,足见“纸上谈兵”谋划清晰,勇者行之的可贵。然而公元前262年上党—长平之战时,赵奢已故,赵括直接从军师成为主帅。可惜的是他难觅搭档,且是接替朝中谋臣蔺相如的好友廉颇为前方主将,军心难一。但当时名将乐毅认为,赵国有能力指挥赵秦决战的只有四人,即他本人、田单、李牧和赵括。可李牧在抗击匈奴,田单刚刚投奔赵国威不服众,乐毅又在病中,无人能与赵括联手对抗秦之名将白起、王龁。长平战后白起曾对秦昭王说,“赵军每人只带3天粮食,被围46天却无内乱,赵括治军非常人能及。赵括用兵得当,助秦者是其他二支赵军未能完成计划。”如是史料,再次说明团队执行力与理论先导、完美谋划同等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