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报客户端独家特稿:戎装小平

来源:解放军报客户端作者:张华婧 李娴 钱宗阳责任编辑:康哲
2016-02-19 13:32

图:1945年9月,刘伯承和邓小平率部发起上党战役。

还是在1984年3月,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曾向邓小平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你最高兴的是什么?”邓小平回答说:“在我一生中,最高兴的是解放战争的三年。那时我们的装备很差,却都在打胜仗。这些胜利是在以弱对强、以少对多的情况下取得的。”从上党战役有利配合了毛泽东的重庆谈判到挺进大别山进入国民党的腹地,从组织淮海战役到指挥大西南的胜利进军,邓小平以其杰出的军事智慧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图:1947年8月7日,晋冀鲁豫野战军司令员刘伯承、政治委员邓小平率领的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兵分三路,开始了千里跃进大别山的征程。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历时21天,先后解放11座县城。

淮海战役被中外史学界称为“中国世纪大决战”中规模最大的一次。淮海战役胜利后,几千里之外的斯大林闻听此事,在记事本上写道:“60万战胜了80万,奇迹,真是奇迹!”就连毛泽东在全国解放后还对此念念不忘,对刘伯承、陈毅、邓小平说:“淮海战役打得好,好比一锅夹生饭,还没完全煮熟,硬被你们一口一口地吃下去了。”而淮海战役之所以能够胜利,离不开当年邓小平所做的一个正确决定。据张震将军回忆,当淮海战役第一阶段胜利以后,第二阶段的歼击目标如何确定,是战局发展的一个关键问题。一开始中央军委命令华野吸引邱清泉、李弥兵团东进,寻机歼其四五个师,尔后视情况围歼邱、李,或攻取徐州,或打黄维,但因邱清泉兵团不敢贸然东进,始终背靠徐州,我军无法将其退路切断。就在这时,邓小平等同志经过缜密考虑,及时给毛泽东发电,同时抄送华野,建议先打黄维,再打邱、李。中央军委很快就复电,表示“完全同意先打黄维兵团”,并指出“情况紧急时,一切由刘陈邓临机处置,不要请示”。歼灭黄维兵团的胜利,说明了邓小平等总前委首长的决心完全正确。

图:1948年11月,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决定,组成由邓小平任书记的五人总前委,统一领导和指挥中原、华东两大野战军。左起:粟裕、邓小平、刘伯承、陈毅、谭震林。

渡江战役,又一次展现了邓小平的军事智慧。渡江战役是大兵团作战,必须要有切实可行的作战方案。邓小平能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听取各方面意见,亲自草拟了百万雄师过大江的作战纲要,即《京沪杭战役实施纲要》。这一纲要,在渡江战役中发挥了巨大的指导作用,实践证明,此纲要是我军作战指导宏观决策的范例。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