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是军人,面对主权和领土问题,一步都不曾退让

图:邓小平策马奔赴抗日前线。
78年前,在那个烽火硝烟的抗日战争年代,邓小平与他的亲密战友刘伯承等,率领一二九师同仇敌忾、奋勇歼敌,数次成功战胜敌人大规模“扫荡”和反“围剿”战役。同时,在抗日根据地实施精兵简政,开展大生产运动,实现根据地军民生产生活自给自足,为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作出了积极贡献。

图:1938年1月,邓小平任八路军129师政治委员。这是129师领导在山西辽县(今左权县)桐峪镇合影。左起:李达、邓小平、刘伯承、蔡树藩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同年8月25日,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发出改编命令,宣布中国工农红军第一、第二、第四方面军和陕北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红军前敌指挥部改为第八路军总指挥部,邓小平任政治部副主任。1938年1月,八路军总部任命邓小平为第一二九师政治委员,时年三十四岁不到。1938年2月中旬,为切断日军交通线,一二九师奉命适当集中主力,协同一一五师一部,向正太铁路阳泉至井颈地区的敌人进击,打响了长生口战斗,我军歼敌一百三十余人,击毁汽车五辆,缴获武器一批。在短短一个半月的时间里,一二九师连续取得了长生口、神头岭、响堂铺三次战斗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