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历次国防和军队改革的七大启示

来源:中国国防报作者:蔡世川责任编辑:张硕
2015-12-31 20:20

启示之二:必须把军事战略创新摆在改革进程的先导位置,以科学理论确保改革方向和效益

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运动。军事战略理论的创新,是国防和军队改革的主要依据。20世纪50年代初,毛泽东同志经过冷静分析认为:“新的侵华战争和新的世界大战,估计短时期内打不起来,可能有十年或者更长一点的和平时期。”这一正确战略判断,指导了50年代我军的连续四次精简整编,由最高时达到627万人减到240万人。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通过对国际社会主要矛盾的分析,依据战争相关因素对战争的制约作用,提出了在较长时间内不会发生世界大战的判断,作出了人民解放军的建军指导思想实行战略性转变的重大决策,果断作出裁军100万和军队服从国家经济建设大局的重大决策。

党的十八大以后,习主席着眼世界军事发展大势,着眼我国安全和发展需求,提出了强军梦的重大战略思想,提出了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并围绕实现强军梦、强军目标,就如何建军治军强军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这些重要论述,是党的军事指导理论的继承、丰富和发展,是新形势下国防和军队建设与改革的根本指南。在中央军委改革工作会议上,习主席再次强调,要抓住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这个“牛鼻子”,坚持用强军目标审视、引领、推进改革。这些论述既是当前深化改革的根本指导,也是今后加强建设的根本遵循。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