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中国历次国防和军队改革的七大启示

启示之七:必须处理好坚持我军特色与借鉴外军的关系,既不能照搬照抄也不能盲目排外
在我军几十年的建设与改革史上,既有成功借鉴外军经验、加快自身现代化发展的事例,也有食洋不化、浪费国防资源的教训;既有立足国情军情、坚守特色不放的事例,也有封闭保守、盲目排斥外军先进理论与技术的教训。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军全面借鉴苏联和其他友好国家经验,对于加快军队现代化、正规化建设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但也存在一些不符合实际情况的生搬硬套。而从1958年开始,我军又过度强调反“教条主义”,在建军指导上过度强调自己的经验,认为我军建军理论和作战理论都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加之西方国家的敌对封锁,导致我军此后近20年处于封闭状态,进一步拉大了和发达国家之间的距离。
当今世界,谁都不可能关起门来搞改革。善于从人类一切优秀军事文明成果中汲取营养,是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必由路径之一。推进改革必须要有强烈的战略意识和宽广的世界眼光,善于借鉴外军、博采众长、兼收并蓄。同时,我们的创新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和中国风格的创新,要立足世情国情军情,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借鉴外军经验与保持我军特色的根本目的是一致的,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辩证统一于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伟大事业之中。处理好保持特色与借鉴外军的关系问题,是一项长期任务。
(作者单位:国防大学军队建设与军队政治工作教研部)
(《中国国防报》2015年12月31日0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