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里约奥运会上中国代表团含金量最高的一枚金牌,中国女排的冠军之路充满曲折。打完小组赛,她们跌跌撞撞进入八强。但进入淘汰赛的中国女排犹如换了一支队伍,上演了一场又一场“置之死地而后生”的逆袭,最终站在了冠军的领奖台上。
“哪有什么‘洪荒之力’,不过是在咬牙坚持。”看完女排比赛,有人这样感慨。小组赛一败再败,决赛异常艰难。3∶1战胜荷兰队的比赛,每局分差都只有2分,充满跌宕;决赛中,中国女排在首局失利的情况下连扳三局重新夺回奥运冠军。没有哪一场比赛打得轻而易举,没有哪一场胜利唾手可得。不管是比分落后,还是稍稍领先,女排姑娘都表现出每球必争的决心,打好每一球、争取每一分。赛后,主教练郎平说:“我希望她们没结束的时候不要放弃,顶住每一分,结果是自然而然的。”
奥运赛场上,中国女排姑娘用汗水与泪水再次点亮了“女排精神”。每一个人都为集体的荣誉而战,不妥协,不放弃。这种精神,在上世纪80年代全国人民万众一心追赶世界发展脚步的时候,给全国人民以巨大鼓舞,激励着一代中国人为了振兴中华而努力拼搏,成为一个时代的集体记忆和价值标签。时光流转,精神不老。30年后的今天,“女排精神”历久弥新,依旧绽放着时代的光芒。
当前,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深水区,还有很多“险滩”要涉,还有很多“硬骨头”要啃,可以说这是一场输不起的攻坚战。艰难险阻面前,我们应像女排那样全力以赴,敢于胜利。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是一项复杂浩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国家和军队的方方面面,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有可能影响到改革全局,哪一个阶段掉以轻心都可能让改革成果付诸东流。改革攻坚正如女排夺冠,没有什么“洪荒之力”,依赖的是广大官兵的勠力同心、持续拼搏。置身改革中的每一名官兵,应该像中国女排那样,团结一致,不懈拼搏,在改革中找准自己的位置,扎实苦干,排除私心杂念,按照步骤要求,专注于眼前的每一项工作,一步一步地有序落实,一步一个脚印地扎实推进,努力在各自的岗位上跑好改革接力赛中自己这一棒。这样,改革任务方能如期完成,强军兴军才能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