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搏击海浪中突破自我
■海军某部列兵 梅富裔
“加油!还剩最后200米。”班长王罗松的呼喊声从海岸边传来,前方代表终点的红色浮漂在海浪中不停摇摆。我的四肢早已酸痛麻木,但我依旧拼尽全力,进行10000米蛙泳考核最后的冲刺。
当指尖触碰到浮漂的那一刻,一旁橡皮艇上的考官向我祝贺:“非常棒,你的成绩达到了优秀标准!”闻此,我紧绷的神经瞬间放松下来,疲惫感被喜悦冲刷得一干二净,思绪则飘回到了两个月前。
当时,连里展开游泳训练,为下一步的海训打基础。从岸上基础动作训练到泳池内编队游泳,我的训练成绩突飞猛进,甚至超越了部分老兵,连队的游泳教练员也时常对我提出表扬。当上级下达前往海训场机动的命令时,我昂首挺胸,期待在海训中能有一番好的表现。
谁知,首次下海,我却显得狼狈不堪。
与泳池训练不同,在大海里游泳埋头看不见底、抬头望不到边,一股对未知的恐惧逐渐蔓延心头。我的身体随着海浪上下起伏,脑袋一阵阵眩晕。突然,一个海浪直扑面门,我猛地呛了一口水。我开始奋力挣扎,慌忙抱起身后的泳圈。橡皮艇上的安全员见状,立即将我从水中拉起,送到了岸边。
出师不利,望着海面上逐渐远去的战友,我的心情跌落谷底。这时,指导员径直走了过来,关切地询问我的情况:“你之前在泳池里游得很好,是因为今天身体不舒服吗?”
我坦言自己在海里游泳很害怕,感觉无法完成海训任务。指导员微笑着拍了拍我肩膀:“你游泳技术很出色,根本不是能力问题,只是战胜不了内心的恐惧。你现在要做的,就是挑战自己。”
见我若有所思,指导员接着说道:“下次你在我前面游,我保护你。”指导员的话让我有了一些底气。
从那之后,我开始循序渐进锻炼自己的胆量。一有时间,我便主动找到游泳骨干,请教如何应对海浪、如何在海里节省体力;训练时,我选择先从浅水区开始,在游泳骨干的指导下感受海浪冲击,逐渐适应在海里游泳的节奏;此外,我还在海水中反复练习憋气,从最初的坚持30秒到后来的坚持两分钟,每一次进步都让我信心倍增。
考核很快来临,随着考官一声令下,我向大海再次进发。50米、100米……我越游越远,海浪也越来越大,曾经呛水的场景出现在脑海。我的内心开始斗争:回到浅水区,还是继续向前?
“不能逃避!”我咬紧牙关跟紧编队。划手、换气、蹬夹……“什么都不要想,把每一个动作做到位,我一定可以的。”我不断给自己加油打气,终于完成了考核。于是,就有了文章开头的一幕。
上岸后,看着指导员赞许的目光,我如释重负地笑了。这一次,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有时阻碍我们前行的并不是困难本身,而是内心的畏难情绪。唯有勇于挑战,才能实现新的突破。
现在,我的成绩逐渐跃居连队前列,并成为编队游泳时在前“开浪”的先锋。在海训总结大会上,我因表现出色被评为“进步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