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从西陲高原到卢沟桥:军娃红色研学中的“国防教育课”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作者:曹磊 刘南松 赵治国 责任编辑:徐占虎
2025-09-10 08:15:05

手捧“中国石”,走上卢沟桥

■曹磊  刘南松  解放军报特约通讯员  赵治国

卢沟桥头,游人如织。

一群身着“戍边先锋首都行”蓝色文化衫的青少年,围在一名手捧石头的军人身旁。

卢沟桥,是学生们从课本中早已熟知的地方。手中的石头,上面刻着“中国”二字,来自数千公里外的祖国西陲,由护边数十年、在边防线刻下10余万块“中国石”的“人民楷模”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布茹玛汗·毛勒朵所赠。

手捧“中国石”,走上卢沟桥。“那一刻,帕米尔高原上的10万‘中国石’与卢沟桥上的501尊石狮产生和鸣,震颤着我的心灵。”高中生秦嘉昊在给父母的信中写道,“指尖碰触到宛平城墙上弹痕的刹那,卢沟桥上响彻88载的惊雷仿佛在血脉中隆隆作响。”

“这群少年是来自新疆的军娃,他们的父亲或母亲都是戍守边疆20年以上、屡受表彰的优秀军人。”南疆军区群联处干部曹磊介绍,此次“戍边先锋首都行”活动由南疆军区和北京市团校联合组织,邀请南疆军区官兵子女来到北京,开展为期一周的红色研学。

临行前,军娃刘洁、赵天翔、陈思进专程来到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人民医院,从布茹玛汗·毛勒朵老人手中接过这块“中国石”。

2023年11月,北京市团校组织优秀团干部来到南疆军区,开展“青年走边防”活动。他们奔赴西陲高原,走进边防哨所,聆听布茹玛汗老人讲述60余年护边故事。

“关爱边疆军娃,不仅是守护个体成长,更是筑牢国防根基。”返程后,在交流会上,团校党委形成共识。很快,南疆军区和北京市团校达成共建协议,签署《南疆军区优秀官兵子女红色研学项目合作意向书》,已连续两年利用暑期时间组织南疆军区官兵子女来北京开展研学活动。

军娃们的父母,有长年驻守高原的典型,有比武场上摘金夺银的精兵,还有扎根基层一线的模范。

这一周,军娃们在石榴园聆听民族团结故事,游览天安门、故宫、颐和园、天坛感受古今沧桑,近距离观摩“天工”机器人,感受科技创新成果,参观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坚定铭记历史、奋发图强的信念。

“爸爸,站在天安门,我想起了您说的那句‘要永远记住我们的根在哪里’”“大学里书声与理想交织,每一缕风都有向上的力量,我一定要叩开燕园这扇门”“科技馆的机器人会跳舞,原来祖国有这么多厉害的发明,长大后我也要当科学家”“我在英雄雕像前深鞠一躬,以后要好好学习,长大保卫祖国”……团校的留言板上,贴满了军娃们的心声。

研学接近尾声,北京市团校将明信片打印机和邮筒搬到教室,将贴着“太空邮局”邮票的信封发给大家。中学生周婉滢在给爸爸的信中写道:“爸爸,您的奉献让我有幸参加这次研学。我决心向您学习,长大后守护祖国边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