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兵入伍,预防接种不容忽视

来源:解放军报作者:李连杰  殷瑛责任编辑:杨红
2015-10-29 02:20

张 洁绘

话题背景

新兵入伍后接种疫苗,是提高人群免疫力、防止传染病在部队发生的重要手段。根据最新规定,新兵入营后需接种4种疫苗,预防6种疾病(流脑、乙肝、破伤风、麻疹、风疹和腮腺炎)。入伍后为什么必须接种疫苗?注射多种疫苗有无必要、是否安全?不少新兵对于接种疫苗还存在着疑惑和担心心理。为此,本期特邀请解放军疾病预防控制所免疫规划中心主任、副研究员刘京梅为您专题解读。

 

军队是青年人聚集的群体,多年的麻疹、风疹和腮腺炎发病监测情况显示,没有疫苗免疫接种史的聚集性人群是暴发疫情的“重灾区”。目前成人传染病出现逐渐高发的趋势,各国军队都把遏制传染病在部队的暴发流行作为提高部队卫勤保障能力的重点,纷纷制订了针对军队不同人群及军人执行不同任务时的免疫预防方案。

目前,我军的免疫规划工作主要依据1979年制定的《关于新兵入伍卫生工作的暂行规定》和1996年制定的《军队预防接种管理办法》,对军队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发挥了重要作用。新兵疫苗接种最初只接种流脑A群多糖菌苗、破伤风类毒素,2006年又在全军推开乙肝疫苗预防接种工作。但随着传染病病原体自身的演变和自然、人类环境压力的筛选,近几年麻疹、风疹、腮腺炎、水痘等呼吸道传染病呈现逐渐上升的发展趋势。因此,2014年又在全军新兵和新学员中开展接种麻腮风三联疫苗。目前为止,部队新兵接种的疫苗有4种:流脑A群多糖疫苗、破伤风类毒素、乙肝疫苗、麻腮风三联疫苗,预防6种疾病:流脑、破伤风、乙肝、麻疹、流行性腮腺炎和风疹。

流脑A群多糖疫苗:本疫苗接种后,可使机体产生体液免疫应答,用于预防A群脑膜炎球菌引起的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是预防流脑最有效、最安全的一种疫苗。因流脑多在冬春季节发病和流行,流脑A群多糖疫苗一般在11-12月份进行注射。接种后24小时内,在注射部位可能出现疼痛、红肿等轻、中度反应,也可能出现发热反应。其中大多数可自行缓解,一般不需处理。

破伤风类毒素: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杆菌产生外毒素引起的创伤感染性疾病,不具有传染性。平时容易受外伤的人员如军人、警察等应接种破伤风类毒素,使其产生免疫力,一旦伤后感染破伤风杆菌,体内抗毒素可以中和破伤风外毒素,保护机体不发病。一剂破伤风类毒素疫苗的保护力是10年,过多的追加注射反而会引起过敏反应。注射后数小时,在注射部位发生直径5-15厘米的炎性肿胀,经5-7日炎症逐渐消退,但会遗留一个硬结,需要再经过多日后才能完全消散。

乙肝疫苗: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病毒感染的最安全、有效的方法。疫苗接种后,可刺激免疫系统产生保护性抗体,这种抗体存在于人的体液之中,乙肝病毒一旦出现,抗体会立即作用,将其清除,阻止感染,并不会伤害肝脏。研究证明,全程接种3针乙肝疫苗后,体内产生保护性抗体的几率大、滴度高。乙肝疫苗接种后要注意定期检查,当抗体滴度小于保护值时要及时注射加强针。接种后24小时内,在注射部位可能感到疼痛和触痛,多数情况下会在2-3天内自行消失。

麻腮风三联疫苗:麻疹、流行性腮腺炎、风疹都是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疾病,主要通过打喷嚏、咳嗽和说话等途径,由飞沫传播,传染性强。接种麻腮风三联疫苗,能同时有效预防麻疹、腮腺炎、风疹3种常见的急性呼吸道疾病。既往接种人群及既往患过麻疹、风疹或腮腺炎的人群,接种麻腮风三联疫苗无任何危险,仍可以预防另外未免疫的传染病。

由于极少数人的个体差异,预防接种不良反应是不可避免的,不过发生严重异常反应的风险非常低。但如果不接种疫苗,风险则会更大。

新战友在疫苗接种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疫苗并非人人都能打。疫苗接种时应严格掌握禁忌症和适应症,如正在患发热或全身性疾病者、急性传染病病人,既往对抗生素或生物制品等有过敏史者,有癫痫、惊厥史者,患有神经系统疾病和精神病病人,严重的高血压病人,心、肺、肝、肾、皮肤等慢性疾病病人,妊娠期及6个月内哺乳期的妇女,免疫缺陷性疾病病人或免疫功能不全者,都不适宜接种疫苗。

接种疫苗后不要立刻离开 。接种后应在接种门诊观察30分钟左右,看是否有急性过敏反应。若为恶心呕吐和腹痛腹泻等轻微的接种反应,可不必惊慌,这些症状大多可在24-48小时内消失。接种后如出现高热、头痛、过敏性皮疹等,应到医院及时诊治。

接种疫苗后应适当休息。接种疫苗当天不要洗澡,以免接种处感染发炎。接种流感疫苗后应多喝水。

有些疫苗需连续接种。如乙肝疫苗,就需按一定的间隔时间连续接种多次才有效,新战友必须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多次接种,若半途而废,将无法获得有持久保护力的抗体。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