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仓小宝 绘
2006年以来,空军总医院招收了200多名文职人员,分布在38个科室的药剂、护理、医技等岗位。这些平均年龄只有27岁,具有学历高、能力强、思想活跃等特点的文职人员,在为医院建设输入新鲜血液的同时,也带来了如何对其进行管理教育和使用的新课题。
尖子参演为何“掉链子”
那年夏天,该医院参加上级组织的卫勤保障演练。为了确保演练的成功和医院工作的正常运转,院党委决定在抽调部分医务骨干的同时,挑选一批业务素质好的文职人员参加。
以自愿为原则,医院下发通知鼓励广大文职人员主动报名参加。很快,10名业务素质好的文职人员被确定为参演人员。
看到他们能愉快地服从命令并根据要求做好相关准备,院领导感动不已:看来这群不穿军装的“兵”,还真有点兵样!
可出乎意料的是,一上演训场,问题就出现了,在紧急搭建野战医疗所时,由于场地条件差,文职人员就乱了阵脚,一个个怕水怕泥、叫苦叫累,手术组的帐篷迟迟搭不起来,有个别文职人员面对领导批评还不服气:“我们又不是现役军人,为什么还要求那么严?”
“走进战场都是兵,没有现役与文职之分!”虽然经过带队领导说服教育,参训文职人员最终圆满完成了演练任务,但他们在演练场上的表现,却在该院领导的心里画了一个大大的问号:“这些不穿军装的‘兵’,将来在战场上能完成任务吗?”
不穿军装同样光荣
经过这次演练,大家对文职人员议论纷纷:“平时表现就这个样子,将来谁还敢放心把工作交给他们……”
此事引起了院领导的高度重视。随后,他们通过调查发现,文职人员之所以没有兵样,归结起来有几点思想上的原因——
荣誉感不强。“虽然在部队医院工作,天天和军人打交道,但总感觉自己不是一个兵,没有荣誉感!”一名文职人员说,家人和朋友听说他在部队医院工作都很羡慕。刚开始还觉得很光荣,可时间一长受不了部队纪律约束,这种荣誉感就淡化了,工作没有劲头。
缺乏归属感。“军营的主体是军人,文职人员是聘用人员,干得再好也没多大的发展前途!”有的文职人员产生了“矮人一头”的感觉,身份认同感下降。
融入环境难。有的科室领导对文职人员生活关心不够,一些社会保障措施没跟上,加之平时工作中批评多、帮助少,用得多、培养少,导致有的文职人员把医院当成了积累经验,寻求更大发展的“跳板”。
针对文职人员思想上存在的问题,如何做好教育引导,凝聚文职人员的智慧力量,推动医院科学发展?医院党委认为,实施文职人员制度,是我军人才建设的一个新举措。每名文职人员,都是部队建设的主人,是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必须把这支队伍带好建强。为此,他们在文职人员中广泛开展我军性质、宗旨、职能使命和优良传统教育,组织他们到军事博物馆、航空博物馆参观,到部队过军事日,进一步端正广大文职人员的思想认识,激发文职人员为军队服务,履行好使命的自豪感和荣誉感。
在此基础上,他们还根据医院实际情况,专门出台了《关于加强文职人员管理使用的意见》,在参照现役军人进行严格管理,加强军人作风养成训练和培育的同时,制订了《文职人员履职尽责考评实施细则》,把文职人员同现役军人一样纳入了医院人才队伍建设规划,使他们中的优秀者可以担任基层领导职务,参加业务培训和职称评定,从而拓展了文职人员的发展空间,调动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增强了他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千锤百炼担大任
文职人员蔡成雄先后被评为“护理服务标兵”“安全标兵”“优秀护士”,2次荣立三等功。在竞聘护士长的考核中,取得了岗位能力测评和总成绩两个第一,被医院聘任为护士长。
起初,一些人不太理解:比她资历老、任职时间长的一抓一大把,怎么轮到她了?再说,蔡成雄虽然素质全面,但她只是一名文职人员,带一个护理团队,能行吗?
面对疑问,院党委态度坚决:随着改革的深入,文职人员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加快医院人才队伍建设,就得有新思路,用新型的人才观选人用人。
事实证明,他们没有看错人。走马上任后,蔡成雄在本职岗位上干得有声有色,把科室的护理工作打理得井井有条。
用对一个人,带动一大片。此举还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既激发了广大文职人员干事业的积极性,又彻底改变了官兵对文职人员的“偏见”,为他们发挥聪明才智尽快融入医院建设创造了条件。
除了为文职人员搭建好干事业的平台,该院还针对他们面临的各种实际困难,主动与当地政府部门和社会机构沟通协调,为符合条件的应届高校毕业生解决了户籍问题,根据上级政策进一步完善了工资、住房、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措施,新增了文职人员生活性补贴和工作性津贴,为他们统一承租了集体宿舍,并配备了有线电视、热水器等生活设施。“虽然我不是军人,但在这里却感觉像军人一样幸福!”文职人员王振宇说。
一系列举措,激发了广大文职人员的工作热情。近年来,该院的文职人员中,66人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组织,12人荣立三等功,157人被评为“优秀护士”,1人被评为“全军优秀文职人员”,112人出色完成了各级组织的卫勤保障演练、军事演习和抗震救灾、野战医疗、支援奥运等重大任务。
如今,他们已经成为医院全面建设中的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医院官兵高兴地说:“这些不穿军装的‘兵’,成了真正的兵!”
编辑微评
围绕“责权利”做工作
■胡君华
随着军民融合发展步伐加快,大量文职人员进入军营。他们在为部队建设发展做贡献的同时,也给军营的管理带来了一系列新情况新课题。
军营管理无“特区”。虽然他们身份特殊,但是担负的岗位职责却是和军人一样的。按照《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职人员条例》规定,文职人员和军人一样要履行军人的义务,遵守部队的各项规章制度。因此,在服从管理、遵守纪律上没有“特殊”可言。一方面,各级要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想方设法为他们履行岗位职责,开展各项工作提供必要的便利,给予大力支持,营造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另一方面,文职人员只要步入了军营,就应该遵守部队的法规制度,要像军人一样履职尽责,自觉维护正规的工作、生活秩序,把工作当事业干,把军营当家建。总之,还是围绕“责权利”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