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传承抗战精神 争做“四有”革命军人

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隆重组织“学讲话、话传统、励斗志”主题座谈会

来源: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作者:朱航满责任编辑:胡骏
2015-09-24 09:52
“学讲话、话传统、励斗志”主题座谈会
 
学习传承抗战精神 争做“四有”革命军人

9月22日下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在文化活动中心隆重举行了“学讲话、话传统、励斗志”主题座谈会。这是医院深入学习习主席在庆祝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届反法西斯胜利7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精神,进一步深化“两项”教育落实的一项重要内容。此次座谈会邀请5位抗战老兵和2名医护代表进行了发言交流,医院黄少平院长、杨清仁政委、王蒙副政委、护理部马燕兰主任、参加阅兵医疗保健的10位同志以及全体机关干部、协理员、科室骨干和共青团员代表等150余人参加了会议。座谈会由政治部王军主任主持。

张志杰老人回忆抗战经历
银学善老人讲述抗战经历
王飞老人讲述抗战经历
薛蕴华老人回讲述抗战经历
张宝珍老人讲述抗战经历

座谈会前,医院医护人员代表向五位参加过抗日战争的老兵献花。中国对外友好协会原会长张志杰首先发言,他讲述了参加此次抗战阅兵的激动心情,并深情地回顾了自己父母亲参加抗日战争壮烈牺牲以及1944年参加八路军打鬼子的难忘经历;总后管理局原局长银学善以激动的心情讲述了自己长期在部队后勤保障一线工作并从一个普通一兵成长为将军的历程;基建工程兵二机指挥部原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王飞豪情满怀地回顾了自己在战场上三次拼刺刀、三次抓俘虏、三次负重伤的经历,并重点讲述了他在左家庄战斗中打鬼子负伤的详细经过;八一电影制片厂著名剪辑师薛蕴华回顾了自己早年参加八路军在抗日队伍中开展文化宣传活动的烽火岁月,医院原政治协理员张宝珍则饱含深情地讲述了她在抗战医疗救护战线上的难忘经历。五位抗战老兵饱含深情,他们忆往事、讲历史、话传统,用生动的事例,感人的故事,表达了他们对后来者永远跟党走、永远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厚望与嘱托,也表达了他们对于习主席强军兴军的建军思想的强烈拥护和支持,对于参加9月3日阅兵仪式的激动和自豪,以及对医院参加阅兵医疗保健工作人员的精心保障的赞扬和感谢。

在医护代表发言环节,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张丽伟作为阅兵医疗保健小组的组长和临时党支部书记进行了发言,她简要回顾和总结了参加阅兵医疗保健保障的经过,并表达了向抗战英雄和革命老前辈学习的决心;口腔科主任李岩峰从三个方面阐述了抗战中的医疗救护精神,并表达了人民军医姓军为兵、服务人民的使命担当;烧伤整形科二病区护士长王淑君、管理处战士王玉申也精心准备了发言。抗战老兵王蕴华的儿子张海瀹现场演唱了《延安颂》和由他父亲作词的歌曲《草原之夜》。整个座谈会气氛热烈、内容丰富,既是一堂十分新颖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也是一堂坚定理想信念、正确认识历史的思想教育课。

院部领导及工作人员抗战老兵合影留念

杨清仁政委最后代表院党委和黄少平院长作了讲话,他指出,组织召开的这次“学讲话、话传统、励斗志”座谈会,是落实习主席在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大会上讲话中要求我们“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具体体现。学好习主席重要讲话精神,就要认真向革命老前辈学习,继续抓好党史军史教育,帮助医护人员,特别是广大年轻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历史观,在思想深处铸牢理想信念的根基;学好习主席重要讲话精神,就要大力弘扬抗战精神,努力传承好我党我军的光荣传统,积极发现、培育和树立身边的医护先进典型和模范,注重在重大任务中培育医护人员的战斗精神,真正把学习抗战精神转化到我们的日常工作中去;学好习主席重要讲话精神,就要抓住难得历史机遇,更加清醒地认识到自己肩上的职责和使命,珍惜当前来之不易的和平环境,坚决围绕习主席“能打仗、打胜仗”的强军目标,把姓军为战的各项工作当重头来抓,切实着眼谋打赢,抓住核心保方向,积极打造以“战创伤救治”为特色的学科体系建设和发展,努力打造在战场上能够“用得上、拉得出、救得好”的现代军事卫勤力量。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