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感谢解放军第303医院给了我儿子重生的希望,你们送给了他最好的儿童节礼物。”6月1日,来自贵州的患儿小辉辉的父母紧握着第303医院血液儿科王丽副教授的手,感激之情难以言表。
年仅1岁5个月的小辉辉患家族性噬血细胞综合征,辗转多家医院后,4月份转入解放军第303医院血液儿科,经过医护人员的努力,运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治疗方式,让小辉辉重获新生。据王丽副教授介绍,这也是第303医院年龄最小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病例。

小辉辉出生不久就出现无明显诱因的发热、肝脾肿大等症状,父母去年带小辉辉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就诊,明确诊断后经过近一个月的治疗,病情有所好转,但5个月后复发,他们辗转了国内多家医院就诊,从病友那里得知解放军第303医院曾经成功救治过类似的病例,于是他们今年4月慕名来到了第303医院血液儿科。
王丽副教授告诉记者,目前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是唯一根治噬血细胞综合征的方法,如果在病情缓解后不及时进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会很容易复发。化疗期间,医院及时让患儿与家人进行了HLA配型,非常幸运的是父子配型相合。在完善移植前检查后,4月23日,小辉辉正式进入层流病房,并开始了预处理方案化疗。5月3日输注父亲的造血干细胞,过程十分顺利,经过20多天的精心治疗,小辉辉在儿童节这天顺利出院了。

什么是家族性噬血细胞综合征?
噬血细胞综合征(HLH)被认为是一种单核巨噬系统反应性增生的组织细胞病,主要是由于细胞毒杀伤细胞(CTL)及NK细胞功能缺陷导致抗原清除障碍,单核巨噬系统接受持续抗原刺激而过度活化增殖,产生大量炎症细胞因子而导致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噬血细胞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发热、脾大、全血细胞减少、高甘油三酯、低纤维蛋白原、高血清铁蛋白,并可在骨髓、脾脏或淋巴结活检中发现噬血现象。
家族性噬血细胞综合征发病年龄一般较早,多数发生于1岁以内,但亦有年长发病者。临床表现多样,早期多为发热、肝脾肿大,亦可有皮疹、淋巴结肿大及神经症状。发热多为持续性,亦可自行热退。肝脾肿大明显。皮疹无特征性,多为一过性。约半数患者可有淋巴结肿大,明显肿大者应与淋巴瘤鉴别。中枢神经系统受累多发生于晚期,可有兴奋性增高、肌张力改变及抽搐,亦可有局部神经系统体征。肺部可为淋巴细胞或巨噬细胞浸润,与感染鉴别较困难。常见的死因为出血、感染、多脏器功能衰竭及DIC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