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走进双拥模范城>>双拥故事 >>正文

情系科技拥军路 一心尽洒拥军情

责任编辑:胡骏2014-01-06 10:32

——全国爱国拥军模范许绍坤

【人物小传】许绍坤,男,1955年3月出生,1970年12月入伍,1976年5月退伍,云南省昆明市天波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兼任云南省民兵预备役应急通信分队队长。脱下军装20多年来,他始终以为驻区部队服务、为退伍军人谋福为己任,创立了一支以退伍军人为主体的国防应急通信保障分队,自行研制、开发、集成数十种军地通信及专用信息化设备,并带领公司出色完成了百余次国防动员军事演习、抢险救灾通信保障任务,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科技拥军之路。2006年10月,公司被成都军区评为“十五期间国防动员先进单位”;2010年6月,被云南省表彰为“爱国拥军先进单位”;2012年4月,被成都军区表彰为“民兵工作先进单位”。2007年8月、2009年11月,分别出席建军80周年暨全军英雄模范代表大会和全国优秀复员退伍军人表彰大会,受到时任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2012年2月,被全国双拥工作领导小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民政部、总政治部联合表彰为“全国爱国拥军模范”,并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卸下戎装,却卸不掉对军营的感情。1970年冬,年仅15岁的许绍坤光荣入伍来到西双版纳,成为一名从小就梦寐以求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人,一年后由于素质过硬、表现突出被提拔为班长。此后,许绍坤一干就是5年。6年的军旅生涯让他与部队结下了深厚情谊,在部队这个大熔炉里,他学会了吃苦耐劳,懂得了做人处事,也为他今后的事业奠定了坚实的精神基础。1976年冬,高考制度的恢复和家人的坚持让他几经犹豫踏上了回家的路途,然而,在脱下军装的那一刻,他后悔了,后悔得想死,肠子都悔青了。坐在回家的车上,看着窗外连绵起伏的群山,许绍坤没有一丝归家的喜悦,心中反而增添了无名的惆怅。他在心里反复地问着自己:“这辈子,和部队的缘分就这样走到尽头了吗?”最后,许绍坤坚定地对自己说:“不,绝对不会!虽然脱下了军装,但我依然还是一个兵!一辈子都是!”

自主创业,再次续写与部队的情缘。从部队退伍后,由于诸多原因,许绍坤在昆明广播器材厂当了一名普通工人,6年的部队磨砺使他很快成为厂里的技术骨干,就在大家认为他前途一片光明的时候,他毅然放弃稳定的工作和可观的收入,辞职下海了。1993年,经过深入的市场调研,许绍坤看准了信息化市场的无限潜力,成立了昆明天波通信工程公司,建立了云南省首家450兆集群通信网,从此踏上了他人生的拥军路。1997年8月,他带领团队科学嫁接国内外先进,组建了全国首支民兵数字化应急通信分队,开通了全国首家全国民营企业国防教育网。在军地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先后投入数百万元资金研制、改进、集成了数十种军地通信及专用信息化设备,于2008年底成立了云南省民兵预备役应急通信分队,又称数字化电子干扰分队。此后,许绍坤先后投入数百万元购买专业装备,紧跟世界通信技术发展,在短波、超短波、微波、卫星通信、航摄、GPS卫星导航定位等领域不断拓展,先后为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开幕式、国际旅游节及在昆明举行的各类大型会议提供应急通信保障,配合驻滇解放军、武警部队完成了百余次演习演练、抢险救灾等急难险重任务。许绍坤和他的民兵数字化分队声名鹊起。在一次汇报演示会上,原解放军军事科学院院长王祖训和许绍坤结成了忘年交。每次到昆明考察,王院长都会找许绍坤聊一聊。王院长鼓励他关注世界军事潮流发展,勇攀高峰,在应急通信保障领域闯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王院长的鼓励和鞭策,给许绍坤助长了“野心”。他紧盯“平时应急、战时应战”目标,把自己的民兵数字化分队打造成了国防后备建设力量的一支尖兵,成了一支享誉西南战区的民兵预备役应急通信分队。2011年9月,云南省减灾委依托公司技术力量成立了云南省减灾委应急指挥通信分队,为防震抗旱、地质灾害等提供通信指挥保障。

执着追求,誓做科技拥军的领头羊。作为民营企业老板,许绍坤几乎把公司盈利全部用在了技术装备革新上,每年都要投入100多万元维护他的18辆野战通信越野车,以及无人机、三角翼飞机、飞艇等各类装备。正是这些装备,在历年的数十次军地演练、抢险救灾和保障部队训练等方面做出了不可磨灭的突出贡献。公司每年向驻地部队提供免费10-20万元的信息化设备,凡是送给部队或提供部队的设备永久免费维护保修或提供配件。2006年3月,我国首次派维和工兵营飞赴黎巴嫩执行维和任务前夕,通信难题一时成了联合国相关部门关注的焦点。许绍坤带领整个团队连续奋战几个昼夜,为维和工兵营提供短波、超短波电台、卫星通信等全套通信装备,并进行了系统安装、调试、培训,确保了部队的顺利开进。同年4月,为拍摄军旅励志电视剧《士兵突击》免费提供从单兵装备到特种车辆和人员。如今,这套装备经过逐步改进,已先后成功保障了五批维和工兵营在中东的通信联络,并成为西南地区军旅影视拍摄不可缺少的野战通信装备。汶川地震发生后,许绍坤积极向云南省军区请战,向灾区和省民政厅救灾处捐赠了数十万元的应急通信指挥设备、应急照明设备、卫星电话等物资。同年11月,楚雄州发生重大泥石流滑坡,他主动请缨,连夜奋战,抢险队伍到哪里,应急通信保障信号就覆盖到哪里,全程展开了语音、GPS定位数据、实时图像传输,高效、顺畅、安全的机动通信保障,为抢险指挥部提供了最及时、准确、全面的信息。2012年10月23日,公司为公安部代表团赴泰国处理“10•05”湄公河中国船员遇袭事件提供全球动中通便携式指挥系统,受到了相关领导的充分肯定。2012年9月7日,许绍坤带领公司参加了昭通彝良地震抢险救灾,历时16天担负灾区救援部队的语音、GPS跟踪定位、实时图像传输保障。开设了覆盖整个彝良灾区及周边大部分区域的对讲机中转,建起了GPS导航定位实时图像传输转发基地,并组织航拍小组实施空中灾区灾情航拍。中央电视台、早间新闻、新闻直播间、军事报道等媒体,以我军首次动用无人机对灾情航拍进行了相关报道,传输影像136个小时,为地震救灾实施科学救援提供了强有力的信息支撑。救灾指挥部领导称赞该分队是“救灾部队中,科技含量最高、保障范围最大、图像传输最多的专业化救灾队伍!”

坚持信念,无怨无悔只为拥军梦想。多年来,许绍坤始终坚持不懈地持续着他的科技拥军梦,拥军事迹不胜枚举,有人说许绍坤傻:“搞野战通信装备是国家和军队的事,你何必敢冒险把自己赚的钱也贴进去!”他总是说:“脱下军装我还是个兵。没有国防,哪有厂房;没有国家的安宁,哪有小家的幸福?为了国防,不赔点钱、不冒点险咋行?”不论参加军地各种大型活动,许绍坤从来不讲价钱,接到通知马上带领人员投入战斗,用他的话说就是“倒贴也要干”。作为公司总经理和技术核心人员,他多次被邀请到部队或为来访的官兵讲解科技通信知识,把公司的科技成果和技术无条件的输送到部队,先后为部队免费提供了数十多万元应急通信设备及投影摄像器材,培训了100多名通信技术骨干。在天波通信公司,占公司总人数80%的退伍军人,始终是企业创新发展的中坚。许绍坤经常说:“人的一生很短暂,有时候,幸福不是因为你得到的多,而是因为你计较的少。”为了自己的梦想,许绍坤付出的太多,也舍去了很多。有一次,许绍坤接了一个1000多万元大订单,但为了与正在进行的民兵数字化分队演练不发生冲突,他毅然放弃了。

在军地各级领导的亲切关怀和全体天波人的共同努力下,公司得到了快速发展,许绍坤和他的团队研制的“便携式一体化卫星跟踪定位指挥控制系统”、“应急通信控制器”等获得了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证书,并多次受到军地各级的表彰奖励。面对殊荣,许绍坤内心非常平静:“无论穿不穿军装,我永远都是一个兵,一个新兵,一个民兵。”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