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天津8月19日电 天津“8·12”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救援进入第8天,从今天上午开始,军地联合救援队兵分多路进入爆炸核心区,对危险化学物品进行侦搜和排查。
记者从救援部队联合指挥部了解到,在部分遇难者遗体未找到的情况下,搜索仍在继续,但工作重点已转入清理爆炸核心区的危险化学物品,彻底消除安全隐患。由于火灾爆炸的强烈破坏,很多贮存危险化学物品的集装箱发生位移、破损甚至泄漏,全面摸排危险化学物品底数成为救援工作的当务之急。
7时30分,由北京卫戍区某防化团、解放军防化学院、中石油管道应急抢险中心、危险化学物品生产厂家等单位抽组的军地联合救援队,身着防护服、携带检测设备和打孔工具,向爆炸核心区挺进。他们5人一组,分3个批次展开接力作业,每隔45-60分钟进行一次轮换,依照作业流程,先对集装箱按“空箱”“重箱有危险品”“重箱无危险品”进行分类标识,再对贮存危险品集装箱进行取样,最后由防化专家检测备案。临行前,现场指挥员、北京卫戍区副司令员吴爱民一再嘱咐大家:“侦搜危险化学物品就像排雷,必须严格按程序科学实施,确保不留死角、不放过任何一个疑点。”
记者了解到,为配合此次大规模行动,武警部队组织防化侦测官兵携带专业侦测器材,防化学院14名专家携带移动监测平台多次进入事故区域开展环境检测,为雨后继续搜排危险化学物品提供决策依据。
据悉,爆炸核心区残留危险化学物品搜排工作明天将扩大范围和用兵规模。为了尽快完成该项任务,天津警备区某舟桥团和武警天津市总队救援官兵自凌晨4时起并肩作战,向爆炸核心区成功架设3道桥梁,铺好18条管道,打通2条进入核心区的救援通道;解放军第254医院野战医疗所、武警后勤学院附属医院抽调急救、防护等方面专家组成医疗救援队深入救援部队驻地进行医学洗消、巡诊服务;滨海新区军事部派遣50名防化应急分队民兵跟随防化专家对爆炸核心区3公里范围内的厂房和办公区的疑似危险物进行排查清理。
(综合本报记者梁蓬飞、张海华、武元晋,特约记者温常青、赵国涛、邢邦明来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