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军网专题>>2015年全国两会报道>>大标>>正文

牢固树立战斗力这个唯一的根本的标准

来源:解放军报作者:安普忠 尹 航 欧阳浩责任编辑:黄杨海2015-03-14 03:02

牢固树立战斗力这个唯一的根本的标准

—— 军队人大代表热议把战斗力标准真正立起来落下去

■本报记者 安普忠 尹 航 欧阳浩

导言:

宜将剑戟多砥砺,不教神州起烽烟。

翻阅中外战史,无数战例都深刻印证着同样一个道理:忘战必危,怠战必败。现实中的“刀枪入库”,思想上的“马放南山”,导致的都将是受侮挨打的苦果。

打赢从来是军队的目标,备战应当是军人的常态。习近平主席深刻指出,要扭住能打仗、打胜仗这个强军之要,坚持一切建设和工作向能打胜仗聚焦。这一重要指示,深刻揭示了军队建设的客观规律,对新形势下我军履行使命提出了更高要求。当今世界并不安宁,纵观世界风云,现实和潜在的危险依然存在,影响安全稳定的根源并未消除。全军官兵只有牢固树立战斗力标准,备战强军、枕戈待旦,才能决战决胜、不辱使命。

在强军目标引领下,放眼三军演兵场,真打实备硝烟味日浓,“打仗打不赢、一切等于零”已成为官兵的共识,“当兵打仗、带兵打仗、练兵打仗”正成为军营的最强音。连日来,出席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军队人大代表围绕军队使命任务和能力建设展开热烈讨论,表达共同的心声:要始终坚持战斗力这个唯一的根本的标准,进一步推动战斗力标准进入实践,确保我军始终能够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

习主席多次向全军官兵强调指出“牢固树立战斗力这个唯一的根本的标准”。在今年的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如何把战斗力标准真正立起来落下去,引起解放军代表团的持续热议。

图片由本报资料室提供 图片合成:苏 鹏

战斗力标准是个理论问题,更是个实践问题

“插旗子、搞场面的没了,念稿子、跑龙套的少了,形式主义得到有效纠治。”

谈起战斗力标准大讨论给部队建设带来的可喜变化,军队人大代表们感慨万千。

但这就意味着战斗力标准真正立起来落下去了吗?许多军队人大代表对此有着进一步的思考。“世界上最远的距离,是从头到脚的距离。”谈起目前存在的一些训练不实的现象,军队人大代表、沈阳军区原副司令员侯继振说,一些人嘴上喊着打赢信息化战争,实际上还在机械化思维的圈子里打转转,以为训练强度大了,实弹打得多了,条件设置险了,就是搞实战化训练了。

侯继振代表一针见血地指出:“实战化训练不仅仅在训练场上,更在人的头脑里!”

“习主席深刻指出,现代战争确实发生了深刻变化。这些变化看上去眼花缭乱,但背后是有规律可循的,根本的是战争的制胜机理变了。”军队人大代表、沈阳军区副司令员盛斌说,“这告诫我们要用信息化战争制胜机理来审视衡量我们的战斗力标准,绝不能用昨天的思维去思考明天的战争。”

方向对了,努力才有成效。如果认识上有误区,行动上必然有差距。比如,作为战略指挥机关,有的军区搞训练和基层连队一样,把体能、技能和战术训练当作主要内容,对战法谋略研究不深不透。这显然是抓了芝麻丢了西瓜。

“战斗力标准是个理论问题,更是个实践问题,应该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不能当作口号喊。”军队人大代表、兰州军区副司令员许林平说,必须为每级指挥员、每个战斗单元、每个专业岗位制定出具体标准,使其成为一把刻度精确的“铁尺子”,而不是可紧可松的“橡皮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