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惜惟我身先死 看邓恩铭遗存的45封书信

来源:大众日报作者:邱绍红责任编辑:胡雪珂
2017-06-13 16:21

邓恩铭书信手稿

工作信函——忠诚而刚毅的革命战士

在邓恩铭遗留下来的书信中,有32封是同中央工作联系、请示汇报的信函。从这些信函中可以看到,不管多么困难复杂的任务,也不管多么艰苦险恶的环境,邓恩铭始终忠于民族和人民的解放事业,对革命工作夜以继日,兢兢业业,勇往直前。

1923年,邓恩铭前往青岛开展工作。那时的青岛,党的工作刚刚开展,邓恩铭孤身奋战的局面持续了很长时间。他在1923年10月19日给时任团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长刘仁静的信中写道:“实好似穷困之孤军奋斗。”直到1924年3月,青岛“依然是我一人在各方面跑……”邓恩铭是青岛党的事业开拓者。

比孤军奋斗更严酷的是斗争环境的险恶。

首先是经费问题。当时,中国共产党刚刚成立两年多,还是个只有几百人的小党,经费非常紧张。刚到青岛,一无组织,二无同志的邓恩铭更是如此。“我经济极窘,款速汇来。”这是1923年10月18日邓恩铭写给邓中夏的信中提出的要求。当时,邓恩铭在《胶澳日报》担任副刊编辑,但“我在胶报仅有饭吃,一切用费均须自筹”。现在所能见到的邓恩铭在青岛工作期间给中央的31封信中,提到经济问题的有18封,明确提出要求增加经费、速寄经费的就有12封,由此可以想见当时他在经费方面的窘况。为解决经济方面的困难,邓恩铭在争取中央增加经费的同时,自己也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在同中央的书信往来中,他多次同中央商讨开办书店和学校的事宜。因为开办书店和学校,既能解决部分经费,又能扩大革命影响,壮大革命力量,取得一举两得的效果。

比经济问题更困难的是政治条件的险恶。

青岛向为山东咽喉之地,早在19世纪中叶就成为西方列强觊觎的目标,1897年后先后被德、日帝国主义强占。邓恩铭到青岛时,形式上日本已交还青岛,但一切实权仍操于日本帝国主义之手。邓恩铭在给中央汇报青岛形势的报告中曾写道:“‘双十节’此间不但特别戒严,并请有英舰二只、潜艇五只,海陆示威……”帝国主义同军阀的勾结由此可见一斑。在这里建立党、团组织,开展工人运动,不但会遭到封建军阀的镇压,还面临着帝国主义的干涉。

此外,由于德、日帝国主义侵占青岛期间大肆进行奴化教育,部分青岛人的政治、民族意识较淡薄,增加了邓恩铭开展工作的难度。青岛“商人情形坏极,抵抗产销税青岛即除外。”“青地学校太少,且均受过奴隶教育……”“故欲号召群众运动,实属困难已极。”青岛的舆论界在帝国主义和军阀的高压统治下也是噤若寒蝉,“最可恨青埠没有一家报馆敢说硬话,传单他们当然不给转载了。”当时国共合作已经开始,但在青岛“民不与我合作,凡事把我们除外”。

尽管困难重重,邓恩铭不但毫不畏惧,而且还充满了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满怀信心地面对挑战。1924年3月18日,他在给刘仁静的信中写道:“青岛好像一片干净的腴土,随地可以种植,故我到此后即作种(植)计划。”他敏锐地观察到在青岛开展革命工作的种种有利因素。1923年10月4日,他在给中央某领导人的信中写道:“四方极有希望”,这是他在考察了四方一带大批工厂后得出的结论。他认为那里的工人受压迫深,觉悟高。后来震动全国的四方铁路工人和纺织工人大罢工的胜利,充分证明了邓恩铭的远见卓识。

在邓恩铭的辛勤开拓下,青岛这片“腴土”很快结出了累累硕果。1923年8月,中共青岛组成立,这是青岛第一届党组织。很快,“路厂和港都已有组织,而纱、电、水正着手组织也。”“情形好极,异常乐观!”1923年11月,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青岛支部成立;1924年7月,青岛党组织改称为中共青岛独立组;1925年2月,又改称为中共青岛支部。青岛市党团组织的建立,为青岛工人运动的发展创造了条件,青岛的革命斗争从此掀开了辉煌的一页。

邓恩铭在青岛发展党、团组织,开展工作的同时,还积极利用青岛的党、团员回原籍探亲等机会,到各地物色积极分子,传播革命火种。“我做事向来是尽力而为,凡没有和宗兄及济地发生关系的,只要欢迎我的帮助,我是不客气的。”他多次亲赴淄博、青州、寿光等地,发展党、团员,建立革命组织。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