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健:穿上这身军装,就该有血性!

来源:解放军报客户端作者:毛规 王志龙责任编辑:李飞飞
2015-04-28 09:40

(原标题:为军人的血性点赞——南京政治学院教员苗健从军十年侧记)

一个平头,一丝微笑,一脸憨厚,一身正气。这便是我对这位汉子最初的印象。很普通,很普通的军校教员,但却有着极不平凡的生活经历。同事战友将他的经历概括为军营的“一二一”,一次高考失败的经历,两次转辗入伍从军,一场围绕血性的从军之旅。

苗教员比其他人略显黝黑,脸上还有些坑坑洼洼,除此以外,没有太多特征。但人如其名,苗健,像树苗一样健硕,汲取着阳光和雨露,成长为一棵大树。他经历过特种大队严苛的训练,闯荡过险象环生的中东维和战场,他有军人的血性,也有丈夫的柔情;他经常对自己说,一次不够,再尝试一次,今天落后,不代表明天不行。在学院,他是优秀的教员,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他是充满血性的勇士。他就是一个为梦而生的男人——苗健!

两次入伍,方圆从军之梦

苗健从小就喜欢大海,他梦想着有一天能当一名海军,穿上心爱的水兵服,戴上飘逸的海军帽。高考那年,他毅然决然地填报了大连舰艇学院,但让他失落的是,高考分数不够,军校梦也越来越远了。如何能圆军校梦?他四处打听,得知大连舰艇学院招收委培生,兴奋不已的苗健背上行囊,兴奋不已地来到大连。

不能当兵,哪怕交点学费,能离部队近一些也是好的。年轻的他对这种安排已经很满足了。报到第一天,他如愿以偿拿到了军装,穿上了黄胶鞋,兴奋不已的小苗同学,在日记的扉页上写了句话,“我不是军人,但我要用军人的标准来要求自己。”

在那里,委培生同军校生一样,服从军事化管理。唯一不同的是,军校生毕业后能够前往部队,可他只能回到地方。即便这样,他还是很享受自己的军校生活,他享受那阔步前行的步伐,他享受那挑战之后的超越,他享受眼前的那一抹军绿。

每次队列训练,他都特别认真,常常是学员队的队列标兵,在他心里一直有个梦想——参加国庆阅兵。因为有师兄告诉他,“只要队列动作足够好,就有机会选进阅兵队伍。”1999年国庆阅兵的时候,他满以为自己有机会了。就在那天,海军方阵到大连舰艇学院挑选合适的学员。“当时我的身高、体重、队列动作都符合标准,可惜自己是一名委培生,最后没能参加那次阅兵。当时就想如果自己是个真正的军校生该多好。”说着说着,苗教员憨憨地笑了,笑容中分明有几分遗憾。

一晃到了毕业,几个要好的军校生都去了部队,小苗同学却只能到一家出版社工作,当兵的梦想也暂时搁浅了。唤醒梦想的是一次偶然的事情。毕业当年,某潜艇发生事故,他认识的几个校友丢了性命,“当时我就在想,如果我是个军校生,或许我也会像他们一样。这是我第一次意识到军人随时是要用生命来担当使命。”虽然感受到当兵不易,但小苗还是选择再入军营,成长为一棵“大树”。“我不怕牺牲,因为我骨子里就向往军人的血性。”一年后,不顾家人的反对,他辞去了出版社的工作,报考军校研究生,凭着一股子冲劲,他最终以笔试第二、综合第一的优异成绩被特招入伍。那年寒假,父亲特地打电话提醒他:把军装带回家!

三次代职,练就特种素质

辗转反复,他终于穿上了这身戎装,格外兴奋的大龄军校生也感觉身上担子很重。在军校读研期间,学校两次安排苗健去部队当兵锻炼。一次是山东日照某旅参加海训。炎炎酷暑,赤膊入海,回来后整个后背脱了一层皮。听说小苗的生活如此艰苦,电话那头的老母亲早已泣不成声。小苗安慰老母亲说,皮会长起来的,但是军人的血性丢了,就没法再长回来。第二次代职,他去的是漳州某部空军场站。几百米的机场跑道上,看似简单的清洁工作,要求却是一丝不苟。因为那关系到飞机起飞的顺利与安全。

然而,印象最深的还是在广州军区某特种大队的日子。研究生毕业仅半年时间,学校又安排他前往部队代职。这次,轻松的单位多得是,可这位教员却选择了挑战系数最高的特种大队。他本以为可以好好体验部队生活,谁想部队领导对这位教员格外“客气”。部队考虑到安全问题,没有安排代职干部参加跳伞等高危险性训练。“教员就不是军人吗?穿上这身军装,就是一个兵,军人需要练习的项目我一个也不能少!”他找到大队长,再三恳请能全程参与训练。拗不过他的大队长只能批准他以见习的方式参与训练,并且“不保证最后能参加实跳。”

虽说是见习,他对自己的要求丝毫不打折。因为他想用成绩来证明自己并赢得实跳机会。让他没想到的是,尽管他以98分的优异成绩顺利通过了伞降理论和地面动作考核,但实跳名单上并没有他的名字。他只好拿着名单又去找了大队长……

在特种兵大队代职期间,他不仅圆满完成各项训练任务,而且全副武装越野22分钟完成,比特种兵训练标准提前一分钟;丛林射击训练分5个环节打5种靶子,他第一次就击中4个;先后参加11次野外伞训,获得特种兵大队颁发的“勇士”纪念章。

代职刚回来,这位“勇士”教员的事迹在学院炸开了锅,“真厉害,还能跳伞”“跳伞可危险了,万一伞没展开,摔死了怎么办?”……面对种种疑问,年轻的苗教员只是会心一笑,“穿上了这身军装,就该有点血性!”

十年一剑,彰显军人本色

2011年总部选拔维和人员,一个军仅一个名额,志在必得的他顺利通过了初选考核及维和培训,于20135月被派往中东执行维和任务。

考虑到维和任务艰巨,危险性大,维和局都是在征求个人意见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安排任务区。当时非洲有八个任务区,而且补助很高。以刚果金为例,维和人员的每日补助是198美元,维和一年可以收入40万元人民币。但是去中东六国的每日补助仅86美元,一年下来省吃俭用也就能存10万元人民币。两相对比,自然是很多人都愿意去非洲,他却偏偏主动要求去中东。

对此朋友们都不理解,他只讲了一件事大家就都不再多说什么了。那是本科毕业那年,刚到出版社工作仅半年的苗健年终奖就拿了9万多,但是和他一起毕业的校友在部队一个月的工资才1500元。“如果是为了钱,我就不会来部队了。”他平淡地说。

虽说不是为了钱,但他到底为何而来?他却没有告诉大家。

其实他的心里早就盘算好了。在中东的多是欧美等发达国家的维和部队,作为发展中国家的我们和他们相比还有一定差距。而中东地理位置特殊,石油资源丰富,战略意义重大。能在那里待上一年,是一个很好的增长见识、开阔眼界的机会。

当他见到其他国家的维和人员交流自己的战争经验的时候,当他看到别人一眼就能看出某装甲车具体参数的时候,当听到别人高谈阔论自己的人生阅历的时候,苗健确定自己来对了地方。中国军人和他们的差距还很大。

在那里,作为中方观察员的领队,苗健每天的工作量很大。每天要忙到深夜,想家了,只能拨个国际长途。说到这里,他眼里分明淌出了眼泪,这个坚强的汉子哭了,哭得像个小女孩。翻开那些天他写日记,终于知道他为何而哭。“201312月,妻子和女儿同时卧病在床,我作为丈夫,作为爸爸,却没法照顾家里人,只能托同事去照顾……”2014年是全家人处境极为艰难的一年,1月份,岳母身患胰腺癌,先后做了两次手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同年3月,父亲体检被查出患有肝癌,接二连三的打击重创着这个家庭。“可我是军人,我有任务在身啊。今天我才知道,为了军人的血性,不止是我,全家人都得付出。”那段时间,他一有空,总得打个电话问问家里的情况,也许这是他唯一能关心家里的方式。

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他的维和工作也未曾落下一点。他驾驶装甲巡逻车在复杂地形的雷区安全行驶10000公里以上。在交火空域执行巡逻任务15次,调查黎以边境、以色列和加沙地带等地的恐怖袭击、边界冲突等20余次。20138月在贝鲁特南郊连环爆炸事件中近距离脱身并取证一次。协调处置临界事态2次,协调处置炮击事件1次,高质量完成维和任务,并获联合国和平勋章2枚。工作之余他还把别的国家一些好的经验和做法以及自己的感想都记录下来,回国后整理成文件,向总参汇报。

在今年5月份“感动南政”颁奖典礼上,苗教员的妻子和女儿亲手为这位血性男儿颁奖,他的经历让在场的观众默默地流泪。

十年磨一剑。从20042014,十年的军中岁月,他用坚守与奉献展现了一名革命军人的家国情怀。他所有的坚韧与汗水,都是为了在利剑出鞘的那一刻能够不忘初心、不辱使命。让我们为这种军人的血性点赞。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