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我们迎接36位“最可爱的人”回家。
清明时节,泪雨纷飞……

民族魂!
想到了这3个字,当看到“回家”的志愿军烈士遗骸棺椁上覆盖的国旗时。
60多年前,在抗美援朝战场,“钢少气多”的志愿军打败“钢多气少”的联合国军,197653名志愿军英雄儿女永远倒下,而中华民族精神屹立在世人面前。
当志愿军发起攻击时,先吹冲锋号,冲锋号吹完以后就用小喇叭吹出连续的“嘟嘟嘟嘟”声,还有志愿军官兵“不怕死”的冲杀声……成为很多当年参战美军和美在朝鲜司令官李奇微永远的梦魇。
这足以告慰我们的志愿军烈士,但这不是全部。
审视着朝鲜半岛的鏖战,支棱着耳朵听着志愿军的军号声与厮杀声,并意外地获悉了这场战争的结果,一些不服管的在华日军战俘终于低下了头。刀和菊,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他们和志愿军的前辈们交过手,意犹未尽,心有不甘,但是他们对志愿军的对手并不陌生,而且怀着复杂的感情。
让我们把时间回溯到1936年10月19日,一位拿笔战斗的先生走了。成千上万的人自行地来为他送行,并在他的灵柩上覆盖着一面旗帜,上面写着“民族魂”3个字,于22日葬于虹桥万国公墓。
鲁迅,中华民族精神的一面旗帜。
杨靖宇、左权、张自忠、黄继光、邱少云、杨根思……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争鸣,眼前飞扬着一个个鲜活的面容!
穿越时空隧道,百年苦难辉煌,而英雄血、民族魂,充盈中华儿女血脉,荡气回肠。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永远是中国人民的宝贵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