砺拿云之志,勇立山巅我为峰

来源:前卫报作者:李胜强 李连军 本报记者 罗茂夫 李德忠责任编辑:牛晨斐
2015-08-15 15:19

感受最深的首先就是技术室。

技术室组建之初,挑的都是修理所的“修理大拿”,习惯了“一身汗两手油,扳手钳子加榔头”。可一到远火营,他们就懵了:远火武器系统已不再是单纯的机械构造,而是高度的机电一体化,他们原来会的在这用不上,能用得上的,他们却不会。一句话,他们的战斗技能一下被“归零”了。

光电技师樊涛,曾经的集团军光电专业比武冠军,到了技术室却看不懂密如蛛网的系统电路图,玩不转DOS系统的操控终端。没办法,他只得自我加压,苦学恶补,计算机知识、网络技术、数字电路基础、光电技术、DOS和LINUX系统操作等10多类知识技能都得从头学起。

其他岗位也一样,面对这款“信息化到螺丝钉”的“战争之神”,火控手、地控手、炮长、无人机队、技师……几乎所有的人都要经受从零开始的考验。

营指挥车班长颜玉超,以前是全旅数一数二的侦察班长,最拿手的是炮队镜、计算盘,可他登上新型指挥车,却发现熟悉的观测器材全没了,面前的仪器仪表自己从来都没见过。

新装备激发了他征服的欲望。他把31本随装教材装在挎包里、放在枕头旁,不放过一个晚上、一点空闲。有次感冒发烧,他头天晚上仍然加班学理论,第二天白天上车练操作,结果下车时眼睛一黑,从1米多高的梯子上滚了下来。

指挥车信息化含量高,屏幕多、按键多,颜玉超把自己铆在车上练操作、记流程。因为频繁在大屏与小屏、亮屏与暗屏之间来回切换对照、输入分析,眼睛经常酸涩胀痛,见光流泪,不得不随身揣着一瓶眼药水。

凭着这股劲头,3个月的时间,颜玉超摸清了营指挥车的内部结构、工作原理,将上千字的操作程序简化成为百余字的操作口诀,成为全营指挥班长中的教练班长。

如果说单兵转型靠的是勤学苦练,那么整体的转型,就不单单是一腔热血,更靠否定自我的勇气、另辟蹊径的探索。

全营组网训练是远火系统形成体系战斗力的基础,也是新装备训练最不同于以往的内容。几十台装备都要互联互通,而且口令传输必须准确有序,不能延迟,更不能抢先。

组网训练才开始,报文五花八门,电话此起彼伏,结果信息拥堵导致营连长的指挥口令连一句都传不下去,更谈不上组网训练了。

“眼看着时间一天天过去,急得真跟火上房了一样。”旅长杨国斌说,那段时间,官兵们有人为此急得哭过,但哭过之后还是默默走上战位;有人私下里叹气过,叹气之后又握紧了拳头。

实车组网搞不通,大家就在车下用最笨的方法练:喊口令。官兵按照车上的战位围成一圈,像对台词一样规范口令、梳理流程,学习室、操场上、宿舍内、路灯下,能用的地方、能用的时间全都用上了。

全营官兵就像着了魔一样,训练术语都成了日常交流口语,把开会叫“组网”,把动员叫“过电”,把讲评叫“自检”。就这样,他们边摸索边总结,编写出了上万字的《口令对练总表》,终于解决了各要素各自为战打乱仗的问题,实现了班排连营协同操作无缝对接、有序运转。

苦心人,天不负!当年,他们全员实装挥师戈壁,全营几百个战位协调一致,默契配合,首次亮剑便打出了全军同类部队最好的成绩!

“成绩只属于过去,锤炼制胜利剑需要我们要把目光瞄向战场,在不同的作战环境中磨砺自己打赢的本领!”营长轩继东没有就此止步,他要求官兵们向远火的性能极限要战斗力!

2011年9月,刚从西北大漠凯旋的远火营,接到赴某濒海训练场参加三军联合演习的命令。可海边空气潮湿,雨水频繁,海水碱性大,而远火海上训练经验几乎为零,厂家也没有相应的理论指导——一个地域的差别,竟成了远火的一根“绊马索”?!

“生命可以有禁区,但战场不能有盲区!”对照“能打仗、打胜仗”标准,远火营官兵达成共识:远火是未来战场克敌制胜的军之利器,绝对不能偏安一隅、也不能在简单天候条件下应付训练,必须利用各种复杂环境摔打锤炼,挖潜增效,锻造远火全时、全域作战能力。

因此,远火营立即展开对新装备全域作战的理论攻关,循序渐进地制定了新装备在不同作战环境、不同气象天候下的训练计划。

这些年,他们利用拉练、驻训、演习等时机,分别在平原、山地、城镇、高原、濒海等多种地形条件,浓雾、冰雪、夜暗、潮湿、干热等10多种不良天候下,进行戈壁大漠机动、无光闭灯驾驶、严寒缺氧训练、特种弹药射击等30多个险难课目的研练,取得了一大批远火作战的一手经验。

6年铸剑勤磨砺,一剑横空星斗寒。在远火营官兵精益求精的态度、永无止境的追求下,一枚枚火箭弹从风沙漫天的塞外、白浪滔天的海滨拖着烈焰喷薄而出。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