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备试验:不尝遍“世间冷暖”,哪能面对“血雨腥风”

来源:中国军网综合作者:孙继伟 万东明 钱晓虎责任编辑:马嘉隆
2017-10-27 02:21

试车更是试人,每签一个名都是立“军令状”——

像打仗一样开展试验

女工程师梁媛媛和荆敏,是试验场的“铿锵玫瑰”。初次见面时,她们脸上的几处伤疤引起记者的注意。

“在塔河,如果你在戴眼镜前不把金属框裹上胶布,摘下时就是我这个样子。”车辆室女工程师梁媛媛对记者说,第一次执行寒区任务时,因为忘了“叮嘱”,眼镜金属框黏在脸上,结果不小心连框带肉拽了下来。

北国的冬季,天寒地冻、滴水成冰,但她们还是希望温度低些、低些、再低些!试验场官兵们在极端恶劣环境下进行装备试验,追求的不仅仅是冷冰冰的数据,还有军人的崇高信仰,这是一种无声又深沉的情感。

“冬入寒宵宫,夏进炼丹炉”,这是他们最真实的写照。在寒区持续4个小时行驶试验,是战车试验的重要一环,由于风速、车速等原因,战车内温度较之车外常常要低不少。一次为测试战车的原始数据,驾驶员上士宋海200多公里开下来,眉毛胡子都结满霜花,最后硬是被战友从车里抬了出来。

只有让试验无限接近实战,才能让战车驶出试验场就能上战场。在一次战车火炮测试中,有人建议采用“单发装填,单次射击”方式进行。

“仗不是这么打的!”工程师刘海滨认为,虽然这种方法可以完成试验,但这并非战车“作战状态”。因此,他将全部弹量按实战要求放置车内,采取高速行驶方式,成功采集了火炮在实战条件下连续射击的作战数据。

“没有一颗准备打仗的心,就干不好打仗的事。”刘海滨对记者说,作为战车出厂前的最后“把关人”,只有像打仗一样开展试验,未来装备走向战场,才能更好地遂行任务。

武器装备更新换代快,试验手段决不能因循守旧——

让战场的“烽火”在试验场点燃

现代装备试验早已不是过去的“单枪匹马”,而是涵盖科研、作战等方方面面。装备要想“闯关”成功,并不容易。

采访期间,正值某型战车在试验场测试。记者看到,随着战车在山林间飞驰,一组组涵盖战车指挥控制、机动等试验数据在电脑屏幕上不断跳动。测试结束,一张张参数分析表随即呈现。

“秘密全在这些传感器上。”高级工程师易兵指着一块块置于战车各个位置且大小不一的黑色传感器介绍,这是他们依托上级机关联合多个兄弟单位,积极探索开发的适用于作战试验的全自动动态数据采集系统。

长期以来,囿于武器研发和试验条件,我军装备战车试验鉴定主要以性能试验为主,这早已不能满足应对未来战场的试验要求。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装备越来越复杂,系统越来越先进,对试验理论、测试技术、试验方法等方面提出更高要求。自2002年起,试验场开展了具有前瞻性的作战试验、极限试验和无人平台挑战等多项试验研究。目前,试验场正由粗放型向精细化、由任务型向数字化发展。

战场虽然不可预测,但可预想。作为武器装备“把关人”,超前预想如同练兵备战,探索创新就是冲锋陷阵。

为了提升装备试验效能,他们紧盯部队的使用情况,随时收集反馈信息。某合成旅装甲技师、四级军士长简文钦,熟悉3种型号10余种装甲战车技战术性能。他曾多次受邀随队参与试验。

在某型战车升级改造中,简文钦提出履带时常“脱轨”,影响战车作战性能。试验场修理技师蔡旭军测试发现,该型战车履带中销缺少支撑点,才导致问题发生。随后,经过试验场、厂家、部队三方探讨,通过在中销加焊两块突出部,解决了这一“顽疾”。

未来战争不再是个体之间的对抗,而是体系与体系的对抗。“武器装备试验只有紧盯未来战场,聚焦新型作战模式,才能倒逼装备功能要素整合,让明天的战场‘烽火’ 在今天的试验场点燃。”采访的最后, 李全胜对记者如是说。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