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建设“超智能社会”
日本国家科研计划每5年更新一次。今年1月22日,日本内阁会议通过第五个科学技术基本计划。这项科研计划实施周期为2016至2021年,最核心点是提出建设全球领先的“超智能社会”。
这一目标是根据日本当前国情提出的。日本内阁府负责制定科技政策的参事官水野正人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日本正面临人口减少和老龄化问题,社会保障费用正在提高,而税收却增长乏力,因此,需要通过科技创新提高生产率,以实现经济增长和创造就业。
水野正人介绍,“超智能社会”旨在通过最大限度利用信息通信技术,将网络空间与现实空间融合,使每个人最大程度享受高质量服务和便捷生活。它是继狩猎社会、农耕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之后,一个由科技创新引领的全新社会,因此也被称为“第五社会”。
在这样的社会中,信息通信与人工智能技术结合在一起,根据用户多种多样的需求提供订制化的商品或服务,而且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服务提供方。
为建成“超智能社会”,日本政府和民间的研发投资总额要占到GDP的4%以上,其中政府投入将占GDP的1%。按照这一计划期间日本GDP增长率为3.3%估算,政府研发投资总额将达到26万亿日元(约合2288亿美元)。
德国:推出“新高技术战略”
德国目前实施的科技战略是始自2006年的“高技术战略”。为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德国政府于2010年和2014年两次对这一战略进行调整,2010年更新的版本提出备受关注的“工业4.0”概念,并将其列为十大未来项目之一。
2014年推出的最新版本被称作“新高技术战略”。它聚焦全球性挑战,引入更多新主题和资助模式,为德国科研和经济发展进一步明确方向。
“新高技术战略”共提出6项优先发展任务,分别为数字经济与社会、可持续经济与能源、创新工作环境、健康生活、智能交通和公民安全。
其中,“数字经济与社会”旨在抓住数字化机遇,下设“工业4.0”、智能服务、智能数据、云计算等多个子领域;“可持续经济与能源”包括能源研究、绿色经济、可持续农业生产、未来城市等,能源研究主要针对如何落实能源转型,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提高能效。
除了这6项优先发展任务,“新高技术战略”内容还包括加强国内外产学研合作、增强经济创新动力、推出有利创新的机制以及在提高透明度的前提下推动社会各界参与创新对话等。
为实现“新高技术战略”目标,德国政府极力营造“创新友好型”环境。具体措施包括开展尖端产业集群竞赛,重点资助更具潜力的产业集群;简化中小企业申请资助程序并扶持其创新;通过“研究校园”资助项目支持科技界与经济界长期合作;设立研究和创新专家委员会,每年评估研究创新体系并提出改进建议;推出有助创新的知识产权保护政策等。
英国:投资基础研究
金融危机后,英国经济复苏情况好于许多发达国家,2015年的GDP增幅超过2%,为政府的科研投入提供了财力保障。
英国政府在制定科研政策和相关预算上主要遵循产学结合原则。2014年,英国政府宣布,将向多个基础研究领域的科研项目投入总共3亿英镑的资金支持,并将其作为长期经济规划的一部分。这些投资不但有助于确保英国的科研领先,还有望每年创造1.5亿英镑的产值。
这笔资金将用于天文、量子技术、深空探测等领域,而这些看似非常基础的科研实际上能带来大量实用的技术创新和就业机会。
以多国合作的“平方公里阵列”射电望远镜项目为例,在英国争取下,这一项目的总部设在曼彻斯特,项目在发展过程中会产生10倍于目前全球互联网流量的数据。科学家已经开始研发更高性能的计算机来处理这些数据,未来相关技术有望为消费者带来更先进的智能手机及更快的网络数据传输服务,并带动大数据产业发展。
此外,英国在量子技术方面的科研也已经为卫星导航、数据存储和加密等方面带来很大助力,这类技术是互联网经济不可或缺的基础元素。(参与记者张莹、刘军、刘石磊、林小春、张晓茹、蓝建中、郭洋、张家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