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旅游:拍摄地成旅游景点
观众翘首企盼的《舌尖2》在上周五晚上揭开了神秘的面纱。首播当晚,“舌尖”跃居微博话题榜首位。超高的关注度,也带来了许多商机。
除了生鲜食材在电商平台风生水起之外,围绕《舌尖2》的赞助、冠名和营销都在发酵,商家都希望借着这部人气沸腾的纪录片赌一把。据悉,来自央视2013年黄金资源广告招标会上的数据显示,某厨具知名品牌和酒类品牌分别花了4000多万元成为《舌尖2》全媒体合作伙伴。
此外,旅游业也瞄准了《舌尖2》带来的商机。第一集节目播出后,浙江的三门湾迅速成为搜索热点。台州渔民驾着夫妻船在浙东沿海熬夜捕鱼、带着女儿在滩涂上用独特技术钓跳跳鱼的温情场景都让观众跃跃欲试。随着节目的播出想必还有更多地方成为旅游新热点。
舌尖上的A股:从零食到火腿应有尽有
《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已经开播,第一季的火爆曾让A股掀起了一股“舌尖”热,火腿、海鲜、肉类个股都掀起了一股炒作热。如第四集《时间的味道》中,特意介绍了腌制食品,使得金字火腿股价一度走强。巧的是,上周五,停牌10天的金字火腿也跳空高开,盘中发力迅速封上涨停板。
目前,食品A股有100只,总市值超过6000亿元。从吃的零食(洽洽食品、好想你)到喝的乳品饮料(如维维股份、承德露露),甚至调味品(海天味业、恒顺醋业)、食品添加剂(安琪酵母、龙力生物),乃至肉制品(双汇股份、金字火腿)、方便食品(克明面业、三全食品),应有尽有。
已经披露的2013年报显示,食品股也有“吃货”机构驻扎。比如,涪陵榨菜去年被社保基金三次集体增持,去年底除原有3只社保基金继续坚守外,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也新进持有该股400万股,4只社保基金共持有公司1080.84万股股票,占其流通股19.42%。
其实,这些零食小吃股业绩不可小瞧。如2013年涪陵榨菜实现营业收入8.46亿元,净利润1.41亿元;主营鸭脖子等酱卤肉制品及佐餐凉菜快捷消费食品的煌上煌,去年实现营业收入9亿,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1亿。煌上煌也被社保看中持股。
吃货还是吃货,但A股里的食品股却在谋求转型。西部地区最大的生猪屠宰加工企业高金食品日前公告,将通过“资产置换”、“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及“股份转让”等方式,拟置入印纪影视娱乐传媒有限公司100%股权,作价高达60亿,从而进军影视传媒类产业。
从食品饮料行业布局角度来看,中信建投认为,一季度前后是食品饮料行业低点,但是食品饮料行业经历近期下跌后更显投资价值,优质低估公司有望在业绩明朗后受市场青睐。 综合现代快报、扬子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