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霾已到“第二阶段” 新环保法“长出利齿”

——环境保护部部长陈吉宁回应热点环保问题

来源:新华社作者:罗沙 韩洁 李汶羲责任编辑:高飞
2016-03-11 15:58

五方面举措做好水污染防治

在回答关于水污染治理的问题时,陈吉宁说,去年出台的“水十条”涉及到35个方面、238项具体措施,目前已经有了细化方案,下一步主要从五个方面做好水污染防治工作。

陈吉宁介绍说,一是要着重和尽快解决群众最关心、反映最强烈的问题。“这里面有个叫‘1+2’的工作重点。”他说,“‘1’就是要保证饮用水安全,实施从水源到水龙头的全程监管。‘2’是指好、差两头。首先要保住好的水,其次对老百姓反映突出的劣五类水体,特别是城市黑臭水体要限期解决。”

“第二还是要抓好预防,解决源头的问题。第三是突出重点领域,强化治理措施。第四是改变管理方式。第五是严格落实地方和企业的责任。”他表示,环保部门将加大监督政府部门和检查企业的力度,确保企业按照排放标准和许可满足环境的要求。

环保部去年公开约谈15名市政府负责人

“新环保法落实了地方政府的环境保护责任。去年环保部对33个市区开展了综合督察,公开约谈了15个市级政府主要负责人。”谈到去年开始实施的新环保法,陈吉宁说,“我们也督促各省区市对30%以上的地市级政府进行环保督察,对31个市进行了约谈、20个市县实施了区域限批、176个问题挂牌督办。”

他介绍说,环保部门去年“抓住重点,铁腕执法”,各级环保部门下达行政处罚决定9.7万余份,罚款42.5亿元,比2014年增长了34%;加强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联动,联合公安部、最高检对两起性质恶劣的案件进行了挂牌督办,全国移送行政拘留案件2079起,移送涉嫌环境污染犯罪案件1685件;推动公益诉讼,去年全国各级法院受理环境公益诉讼案件53件,其中民事公益诉讼案件47件。

陈吉宁同时表示,去年环保部门共检查企业177万家,查处各类违法企业19.1万家,责令关停取缔2万家、停产3.4万家、限期改正8.9万家。

“十三五”将对13万个行政村进行环境整治

对于如何防止污染型企业向西部县域和农村转移,陈吉宁表示,未来五年将继续深化“以奖促治”政策的实施,开展新一轮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陈吉宁介绍,去年底,中央财政环保投入约315亿元,7.8万个村庄开展了环境综合整治,1.4亿人直接受益。“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明确提出,对13万个行政村进行环境综合整治,进一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他透露,下一步将创新农村环境保护机制,把地方政府农村环境保护的责任落到实处,同时进一步发挥中央农村节能减排资金的“种子”资金作用,整合各种相关资金推动农村环境整治和农村发展。此外,还将加大农村环境执法监管力度,着力解决工业和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污染“上山下乡”问题,依法严肃查处各种损害农民利益的环境违法行为。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