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来,当他的同学向他吹嘘着地方大学的美好时,他给同学寄去了一张军校的明信片,只写了一句话:各有各的风景,但我们这里有很多人最羡慕的一种“校服”——军装!
这个少年就是我,我相信我这段普普通通的经历,是很多上过军校人的共同感受。这个世界上并没有对与错的选择,但一定会有热血与梦想的追寻。让自己的火热青春在军旅激情中燃烧,携笔从戎的军校,无疑是一个优质的重要选择。
如今又到了高考季、入学入伍季,很多亲朋好友询问我要不要报考军校时,我还是会告诉他们,如果你想要穿上这身最有气质的“校服”军装的话,那么就报考军校吧。如果需要更多的理由的话,还有我对13年以来,那些如烟般往事与这身“军装”的联想与思考——
13年过去了,我们走进电影院,看着比《十面埋伏》更加让人眼花缭乱的大片:《神奇女侠》《加勒比海盗》……可是你是否想过,就在一些动荡的国家,就在此刻,年轻人也许连个安静的收音机都无法收听,不得不带着仅有的一点家什,为了逃避战火而东奔西跑;也许现在报道柳传志没有13年前那么热烈了,但越来越多的媒体开始聚焦柳传志、王健林、莫言等成功人士军旅经历的宝贵影响;13年前的刘翔已经退役,可是各行各业人才辈出、拼搏奋斗却从未停息,他们能够为国争光、创造荣誉怎能少得了我们这身军装守护的和平安宁环境……

风尘三尺剑,社稷一戎衣。这么多年来,伴随着人民军队的转型发展,军校也在强军大道上阔步前行。记得刚刚入校时穿的是咔叽布的军装,戴着耀眼的红肩章,如今07式军装让我们更加有精神、更加有气质。这种换羽新飞的蜕变过程,恰恰如同当前军校乃至这支军队经历的变革。
窥斑见豹,今年的军校招生更能体现军队规模结构深度调整的变革。今年的招生规模相对往年总体有所压缩。这个“减法”正是按照军队改革后编制总员额压减要求,深入研究部队岗位编成变化,跟进对表培训任务规划,合理测算确定的。这样既满足部队需求,又预先控制入口,充分体现和反映了国防和军队改革的意图、目标与路径。
有“减法”,就有“加法”。新的战争形态呼唤新型作战力量,打赢明天的战争呼唤更多的有志青年。军校招生的这扇窗口折射着军改的鲜明指向:一方面传统专业招生数量有压缩,另一方面舰艇、航空、导弹等新质作战力量专业,空天情报处理、雷达、无人机等急需紧缺学科专业,得到了更多倾斜。
改革之后的军校,也许会打破原有的布局,也许会出现文章开始所说的“同一所学校,并不在同一个城市”,但这必将是人才培养更加科学、更加聚焦的优质布局。这就相当于“如虎添翼”,改革后的院校整合收拢了原有的优势领域和特色专业,攥起来是拳头,用起来是尖刀,必将产生“聚变效应”!
所以说,今年,我们遇到的并不仅仅是名称改变、校址多样的军校,而是蜕变新生的更加有“气质”、更加有“颜值”的军校!

柳青曾经有一句名言: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报考军校只是一个选项,但从军报国一定是一个热血的志向!
最后,我想用我2004年的高考作文的开篇话作为今天文章的结尾。这篇作文的题目是《我心为线,人言为珠》——“周公遇子牙,听子牙之言而筑江山;秦王遇商鞅,允许变法而强秦……别人之言如珍珠,闪烁着哲理的光芒!然而,真正的完美,是用自己的心中之线去串起别人有真正价值的珍珠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