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朽说”消极影响不容忽视
甲午战后,“北洋海军腐朽说”迅速出炉并不断被强化。随着历史的层层累积,这种观点被后世史家反复引用,愈来愈被认为真实可信。这种观点广为流传,已严重影响到人们对甲午海战失败根本原因的正确认识,而且对清末海军建设产生了消极影响。
一是“北洋海军腐朽说”的流行掩盖了对甲午战败其他原因的认识。甲午海战的失败绝不是一个孤立的因素在起作用,清政府昏庸腐败、海洋海权观念落后、战略指导错误、指挥体制陈腐、战役指挥失误、陆海军不能协同作战等各种因素相互交织,构成了甲午战败的多层原因。甲午战后,清廷上下指斥北洋海军腐败,全然不作亡羊补牢,以致1900年八国联军再次轻而易举从海上将兵力运到大沽和塘沽,从容进入天津。
二是“北洋海军腐朽说”的流行使清政府不能正视自身错误,对海军建设做出了错误抉择,影响了清末海军的发展。甲午战后,清政府错误地认为,北洋海军耗费了大量钱财却腐败涣散、不堪一击,因此发展海军已无多大意义,于是因噎废食,1895年撤销了海军衙门,接着停办海军内外学堂,而且任由俄、德、英、法等国霸占海军重要港口如旅顺、胶州湾、威海、广州湾等。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时,清廷议和大臣甚至建议将“海天”、“海容”等5舰撤售,以向列强表明中国无海防的决心,后经叶祖珪力争才作罢。由于清廷对北洋海军的失败一直耿耿于怀,将失败原因归罪为海军腐败,所以清末新政中编练的新军基本是新式陆军,海军则日益萎缩,清末海军发展每况愈下,万里海防形同虚设,以致日俄两国肆无忌惮,公然在中国领土上开战。这些教训都是极为沉痛的。
三是“北洋海军腐朽说”的流行影响了对北洋海军的正确认识。有的人只看到了北洋海军存在的腐败现象,而忽视了北洋海军大多数官兵所表现出的不畏强敌、视死如归的战斗精神。我们不能一叶障目,而应看到北洋官兵的群体形象,并对他们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作者为海军工程大学理学院人文社会科学系主任龚耘、海军工程大学理学院人文社会科学系讲师 杨玉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