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女排夺冠看为将之道
■张 翚
里约奥运会,中国女排在教练郎平的率领下,拒绝命运编辑好的剧情,从小组赛的磕磕绊绊到淘汰赛的越战越勇,用一局局荡气回肠的逆转,用一次次拼尽全力的意志,用最后三场史诗般惊心动魄的胜利,为中国女排精神做出了诠释,为中国体育事业谱写了华章,也向全世界彰显了中华民族的勇气血性、坚韧顽强和众志成城。
与乒乓球、跳水等优势项目不同,在强手如林的世界排坛,中国女排从来没有“统治地位”,几乎每次夺冠都是靠艰难的拼搏完成。此次出征里约,12名队员中“只有朱婷拥有绝对的个人实力”,其他队员与对手相比均不占优势。在逆境中奋起,最终创造振奋国人、震惊世界的辉煌,固然离不开队员的团结拼搏,但必须承认,作为球队灵魂的教练郎平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女排精神堪称民族瑰宝,值得全国人民学习发扬。主帅郎平的为将之道,同样值得中国军人、尤其指挥员孜孜探求,砥砺躬行。
作为世界顶级教练,郎平识才、用才的眼光和胆略令人叹服。2003至2008年中国女排“黄金时代”的主教练陈忠和是她大力推荐的,陈忠和时代最重要的两名队员冯坤、赵蕊蕊也得益于她的慧眼识珠。2013年郎平再次执教中国女排,面对低迷的士气和疲软的队伍,她果断开始发掘新人。为网罗天下英才,她四处考察球员,开启了令人瞠目的“飞行模式”——5天飞3座城市。伯乐的辛勤付出终于获得了回报,中国女排以一年冒出一位新星的速度夯实队伍。今天名声大噪的朱婷、袁心玥、张常宁都是她发现和培养的。甚至进入2016年奥运会最后的备战冲刺阶段,郎平还发掘出龚翔宇,这位刚进入国家队半年的小将取代了前队长曾春蕾出征巴西,建功里约。人才是事业的基础,发现人才、爱惜人才、培养人才、用好人才是成就事业的根本保证。现代战争是复杂的体系对抗,需要方方面面的人才集众智、策群力,指挥员必须拥有郎平那样识才的慧眼和用才的胆略,才能海纳百川、因人成事,创造辉煌。
女排精神催人奋进,但光靠精神赢不了比赛,还必须具备过硬的实力。在构成中国女排的实力要素中,我们最大的优势就是主帅优秀的执教能力。猛将发于卒伍!世界排坛超一流主攻手出身的郎平,对场上队员的心态及排球比赛的走势,有着难以言喻的精准判断。多年来国际排坛丰富的执教履历,更让郎平深刻了解世界女排最先进的技战术和发展方向。里约赛场上,进入淘汰赛之后,不论战局多么险恶,郎平始终指挥若定;不论对手多么强大,郎平总能调兵遣将力克强敌。比赛中的实时鼓励、及时暂停、大胆换人以及鹰眼挑战的准确度和策略性,将郎平卓越的指挥艺术展示得淋漓尽致。“兵无强弱,强弱在将!”从一定意义上说,“打仗就是打将。”指挥力就是战斗力!如果指挥员的判断和指挥出了问题,胜利的希望就变得渺茫,寄希望战士们通过浴血奋战力挽狂澜更加困难。所以,各级指挥员都应以郎平为榜样,研究指挥科学、精通指挥技能、提升指挥艺术、锻造自身过硬的指挥能力,无愧地肩负起能打仗、打胜仗的职责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