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
在共和国的长空之下,人们很久没有闻到过硝烟味。这不是偶然。
和平需要实力。一个又一个日夜,在那些或隐没深山、或藏于平常阡陌的楼宇中,宋文骢和他的同事,经年累月铸造着一把把国之利刃。
今天,他们的事迹已经传遍网络。50载,半个世纪,宋文骢先后参加过东风113号机、歼-7、歼-8、歼-9、歼-10等多个飞机型号的研制,担任过两个国家重点型号歼-7C、歼-10飞机的总设计师,取得了一系列创造性的重大成果。
“在歼-10这个项目中,老爷子投入了全部的热情和激情,更准确地说,应该是他的生命。”作为歼-10试飞员,张景亭曾和宋文骢在一起共事多年,在他的心目里,宋文骢的形象定格在上世纪90年代。“始终觉得他是70岁,看到他就能感受到上世纪90年代热火朝天的精神。”
歼-10作为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国家最重要的科研项目,当时所有相关单位都是把最优秀的人才放在这个项目中。宋文骢是团队带头人,抓这样重要的项目个人压力很大。“讨论技术问题特别认真,他一个细节一个细节地抠。但他从来没有说过我是领导,我是总师,因此工作氛围特别好。”张景亭回忆说,宋文骢在一些事情上表现得举重若轻。“有一次,我们在研究一个参数设置的问题,找不到最佳方案,大家都很着急。宋总却说去吃饭,放松一下,不要着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