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拔5374米的极地之巅!甘巴拉,不老的青春

来源:中国军网微信公众号作者:胡晓宇责任编辑:董玥
2017-11-16 15:08

相隔47年的紧紧拥抱

“甘巴拉,我回来了!”

2014年初夏,当年第一批登上阵地的原甘巴拉雷达连战士、第二任连长夏仲昌重返阵地。67岁的老兵老泪纵横,给新一代甘巴拉官兵忆起1967年8月12日初上阵地的情景——

一路高唱《毛主席的战士最听党的话》,20岁的夏仲昌和战友们乘大卡车驰上山巅时,已是下午四时许。浓云环山缭绕,天青得如因缺氧憋闷的脸,山上乱石突兀、一片荒芜……

“尽快架起雷达担负战备值班。”顶着肆虐狂风,官兵挥起大锤砸向固定防风绳的三角钢钎,却只在坚硬如铁的冻土层上留下浅浅的白印。高原反应强烈,身强力壮的小伙子砸几下就头疼干呕,官兵便轮番上阵,一锤锤把钢钎砸进了千年冻土……

亘古无人涉足的极地,夜里空气更加稀薄,狂风抽在脸上刀割般刺疼,官兵们打着寒战躺在露天地铺上,头疼胸闷、难以入眠,挨到天蒙蒙亮,便提着工具冲上阵地,直到“铁树”巍然屹立在甘巴拉之巅。

“报告指挥所,甘巴拉雷达连装备架设完毕,请求担负战备任务!”第一任连长纵封岐坚毅的报告声响彻冰峰雪岭。那一刻,是1967年8月13日14时整。“铁树”旋转巡视,西藏结束了没有空防的历史。

甘巴拉东接冈底斯山,南连喜马拉雅山,屏障般把西藏分为前藏与后藏,是托起西藏“空中桥梁”最重要的支撑点。从此,甘巴拉人铆钉般牢牢铆在氧气吃不饱的雪山之巅,用青春热血延伸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老西藏精神”,铸就了“甘愿吃苦,默默奉献,恪尽职守,顽强拼搏”的“甘巴拉精神”,激励一代代官兵舍生忘死在生命禁区引导警戒军民航飞行,掌握上报空情47万余批,使危险的川藏航线成为安全的“空中走廊”。

“在甘巴拉每一天都在战斗。”时光推移到1992年大年三十,甘巴拉第16任连长刘世国在阵地带班。官兵刚吃过团年饭,忽然刮起大风,铁皮房顶“呼啦”一声被掀飞。刘世国带头冲向阵地,官兵紧跟其后。风势凶猛,让人寸步难行,他们只能利用大风强弱的间隙,像穿越火力网一样,冲上阵地加固雷达……

冷的冰峰,热的血。一代代甘巴拉人就这样忠贞地恪尽职守、捍卫领空。1993年8月和1994年6月,雷达站先后被空军党委和中央军委授予“甘巴拉模范雷达连”“甘巴拉英雄雷达站”荣誉称号。英雄旗帜高高飘扬在雪山之巅,精神力量向全军全国延伸。

2014年6月,雪山阵地迎来历史性时刻。甘巴拉授称20周年之际,六代甘巴拉人代表齐聚阵地,以军礼向国旗致敬。夏仲昌与现任驻藏空军雷达某旅旅长刘世国,相隔47年,在5374米的海拔高度紧紧拥抱,传递着精神力量和责任担当。

历经近半个世纪,甘巴拉已成为一座丰碑、一面旗帜,但他们眼眸中没有杂质,就如山下圣洁的羊卓雍措,就如头顶晴朗的雪域碧空……

“老前辈反复嘱咐我们,时代变了,条件好了,但甘巴拉精神不能丢,使命责任不能忘。”甘巴拉第26任教导员李再华深感肩上沉甸甸的。

如今,甘巴拉雷达站的战备生活条件已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官兵恪尽职守,把“甘巴拉精神”永远装在心里。郭超英 摄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