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是这样!细看八路军、新四军军服

来源:中国军网微信公众号作者:徐平责任编辑:董玥
2017-11-17 11:11

军服来源有多种方式

抗日战争时期,由于军事斗争形势和经济条件的限制,八路军、新四军的服装来源,主要由各大战略区部队采取多种方式解决。

国民党政府供给 抗战初期,根据国共两党达成的协议,国民党政府曾给八路军、新四军发放过一些武器弹药和军需物资。1937年8月,八路军刚改编时曾拨给4.5万套单、棉军衣,以及帽子、皮带、绑腿、挂包、军毯等军需品。八路军出师华北路过太原时,阎锡山补充了一些弹药和棉衣、棉鞋。1938年改发服装费和部分材料。1939年—1940年,国民党政府减少了供应,只发棉衣和供缝补服装的布料,而且也没有按许诺的兑现。1940年11月完全停供。

部队自行筹措 八路军、新四军的被装很大一部分由各部队自行筹措解决。例如,八路军一二〇师在贺龙师长、关向应政委的率领下,于1937年9月8日从陕西开赴晋西北,在敌后开展游击战争。入冬后,1万多名战士还穿不上棉衣。为保证部队过冬,由关向应政委亲自出面,带着宣传部长、供给部长和军实科长到山西临县做工作,在临县商会帮助下,暂借到棉衣1万套、棉被7000条、棉鞋2000双,总算解决了部队的冬装问题,渡过了抗战后的第一个寒冬。一一五师独立团,平型关战役后队伍扩编。为了解决部队的冬装问题,在新收复的山西灵丘、广灵、浑源、阳源和河北的涞源、易县等县城和集镇收购棉花、布匹,由供给处组织当地裁缝店铺突击制做两个月,解决了部队棉衣问题。

军队被服厂生产自制 为了解决被服生产供应,八路军、新四军各军区都建有被服厂、纺织厂、鞋厂等,承担被服装具生产任务,有的做到全部自给,有的部分自给。1939年仅八路军总部被服厂,每日能生产400套单衣,200套棉衣;织布厂每月织布200匹;染布厂每日染布50—100匹。1939年前,八路军全军共办被服、纺织、制鞋等军工厂79个,拥有军工4600人。被服装具厂从1939年后发展较快。到抗战结束时八路军、新四军共创办军需工厂400多个,职工约4万多人,主要设备约9千多台,对于保障部队被服需要,起了重要作用。

晋察冀军区被服厂为前线八路军战士赶制军衣。

根据地政府和人民的支持 边区和根据地政府为解决部队军需作出了很大贡献。如陕甘宁边区政府决定,从1942年9月,对被服供应实行一元化领导,将中央和军队的纺织厂、被服厂都交财政厅,顺利地完成了下半年的生产任务。共发部队军衣100889套,衬衣17537套,单鞋106361双,棉衣31790套,棉鞋54838双。1943年,边区政府服装制造能力显著提高,为军队生产服装12万套,染布2万匹,弹花20万斤。经过两年的努力,布匹自给率达到70%以上,基本上保证了部队的供应。

抗日根据地群众,特别是广大妇女,为八路军、新四军缝制被服做出了很大贡献。据1942年8月2日第十八集团军后勤部、野战供给部《给各军分区供给处服装缝制工作的指示》,“军鞋的解决基本上应依靠发动地方群众制作”。原新四军直属供给处主任甄子明在回忆文章中写道:部队在服装供应方面,主要靠自己建立被服工厂生产。但有大量鞋子则由地方妇救会发动群众制做,以慰劳部队的名义供给部队。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