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边防团副团长尹爱军:经历两次裁军都选择艰苦岗位

来源:中国国防报责任编辑:菅琳
2016-03-09 00:17

铁打的营盘 不变的兵心

军人钟情沙场,但军人的奉献不止在沙场。在军队改革的进程中,不流血的牺牲时时处处磨砺着每名官兵的心志。“被精简也是作贡献!”“如果军队需要我成为‘三十万分之一’,我会含笑离开。”……抛却一己之利,彰显忠肝义胆。

本版特约的三篇文章,讲述了以往军队改革中,在面临进、退、去、留的选择和被选择时,官兵亲身经历的心路抉择。“生命,如果跟时代的崇高责任联系在一起,你就会感到它永垂不朽。”迎接改革大考之路,纵使山叠嶂、水纵横,他们的回答始终坚定而响亮:本色不失,兵心依旧!

——编者

两枚纪念章的重量

■孙东亮

走出恢宏现代的哈尔滨西客站,尹爱军突然间觉得这个他生活了14年的城市是如此陌生,汽车川流不息,行人摩肩接踵,撒在街道上的融雪剂仿佛将塞北的莽、关东的烈、冰雪的寒也一并消融了,只剩下浮躁的商业气息,眼前的一切让他觉得慌乱。拦一辆出租车坐上去,他对司机说去雄师佳苑。司机说,“一看您的气质就知道是当兵的,大小得是个营长吧。”

他笑笑,没有回答。

到了目的地,站在小区的门口,马路对面就是老部队的营区,门口站岗的兵站着挺拔的军姿,大门东侧部队代号仍然是过去的中国人民解放军65426部队——走出了这个门,再回来一切都是物是人非。休假到家的那天是2014年12月28日,距离他离开老部队整整一年。

(一)

1999年7月,尹爱军军校毕业分到了哈尔滨一个叫柞树林的地方,从那开始他在这座城市度过了自己14年的军旅生涯,从排长一步步干起,在“团结互助模范连”当连长、在“大兴安岭扑火英雄营”当营长、在“抗洪抢险模范团”任副参谋长,在涌现出苏宁、向南林、郭明义等英模人物的师任保障部副部长,他参加过全军第一次陆空联合演习,担任主攻营突击连连长,任副营长期间代理营长率领全营参加集团军演习取得优异成绩……在每一个岗位都扎扎实实地踩下了坚实的脚印。

如果不是军队编制体制调整,他的人生应该是另一番模样。2013年,全军数个作战师改成了旅,他所在的师也在其列,时任师保障部副部长的尹爱军面临又一次人生抉择。全师13个副团职干部面临调整,他们和尹爱军一样,都把家安在了省会哈尔滨,12个人想留下,只有他一个人选择了边防。他对领导说他想去边防团,当兵这么多年还没去过边防。距离边防最近的一次是2009年4月赴伊春地区小兴安岭扑火,那次他荣立了自己的第四个三等功。

领导告诉他,他留在哈市不成问题,可他一再坚持,最后领导同意了他的请求。

收拾完办公室的东西离开,尹爱军隔着那条并不宽的马路望着老部队的大门,久久不愿离去。不是不舍位子,更非贪恋繁华,那种痛楚,只有经历过的人才懂。

他怕老婆不同意他去边防,孩子还小,这些年虽说在一个城市,可他对家里的照顾太少,要是去了边防两地分居,日子就更难过了。

起初关于部队调整的消息,妻子张丽芳也早有耳闻,可亲耳从丈夫口中得知他要去边防的消息时,张丽芳还是有点接受不了,毕竟边防太远了。她问:“是定下来了吗?”他点点头。那一晚,妻子把他需要带的军装叠得整整齐齐。他把妻子放在他行李里的两枚纪念章取出,摆在书架上。新的那枚是这次离开师机关的纪念,旧的那枚是2003年部队转隶的见证。

(二)

10年时间,尹爱军经历了两次裁军。

2003年9月1日,江泽民同志在出席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成立50周年庆典活动时宣告,2005年前我军再裁减员额20万。就在当年,23集团军被裁撤。当时的尹爱军是23军某师老虎团二营六连连长。宣布转隶命令那天,全师进行了分列式阅兵,领导宣布他们师转隶,听到命令的那一刻,从将军到士兵所有人的眼圈都红了,接着是几千人的大合唱,唱了《听党指挥歌》《毛主席的战士最听党的话》和集团军的军歌《铁军丰碑》,全连的人都哭了,他站在队伍里和兵一起哭,再也没有23军了,这支曾参与苏中“七战七捷”战斗、孟良崮战役、济南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抗美援朝、珍宝岛战斗的英雄之师,这支无数人抛洒生命、鲜血、青春和汗水的部队永远定格在了那一天。

2013年12月27日,尹爱军坐上了开往抚远的火车。卧铺车厢里一开始满满的,后来人越来越少,车里越来越冷清,窗外越来越荒凉,白茫茫的雪野,几个小时看不到人烟。经过17个小时的旅程,他来到了位于祖国最东端的边防团,任职命令上写的是编外副团职干部。2014年2月,尹爱军被正式任命为副团长,分管军事训练和部队管理工作。

边防和野战完全是不同的两个概念,同样是正规部队但职能使命却完全不同。边防团管边控边、执勤训练战备,样样都抓。初来乍到,需要学的东西太多。和适应新环境进入新情况相比,对家庭的亏欠才更让他揪心,很快,他便尝到了边防的苦涩。孩子读小学二年级,妻子在城市的另一头工作,有两次儿子在学校发高烧,妻子的手机打不通,老师就给一千公里之外的尹爱军打电话,锥心泣血的无助与内疚让这个一米八多的湖南汉子心酸得想落泪,他只得请以前的战友帮忙去学校接孩子。

(三)

得知他休假回来,好多老战友给他打电话要聚一聚,他回绝了好几波——一年才能回家一趟,休假他要好好陪妻子和孩子。他知道,去联勤分部的有人提了正团,去警备区的都分到了经济适用房,去通信总站的工作比较轻闲,只有他依旧在基层忙忙碌碌,成天带兵在冰天雪地里摸爬——可他并不羡慕他们。

“如果当初选择留在驻哈的单位,日子肯定过得比现在舒服,可咱学的就是分队指挥,根子在基层。来到边防失去了不少,但同样收获了很多,只有真正来到边防才能领略什么是真正的边关、什么是真正的冰雪、什么是雄浑与壮美。不管以后边防团还会不会转隶,还属不属于陆军,只要穿着一天军装,就要时刻准备着,无论军队怎么改军人本色不能改。”尹爱军说。

勇士渴望战斗,军人钟情沙场,在人生选择利益抉择面前,忠义彰显勇武立现。

1976年9月,尹爱军出生在湖南省茶陵县卧龙村,上面有个大他三岁的姐姐。1994年,18岁的他高中毕业后瞒着父母偷偷去乡里报名参了军,体检通过之后他才告诉父母,一场轩然大波之后,家人同意了。那一年他是村子里唯一入伍的青年,在他之前,卧龙村已经连续12年没有人当兵了,他也成了家族中唯一从军的人。

2015年底,他休假回了湖南老家这个被评为中国最美休闲乡村的美丽村落,带着军装和他所有的奖章。他把自己的四枚军功章和两枚纪念章给父母看,母亲爱不释手地抚摸着,这些沉甸甸的荣誉凝结着他们的儿子21年的青春汗水和无悔付出,两枚纪念章更是记录了人民军队的改革历史,铭刻了一名共和国军人的赤胆忠诚,这样的荣誉最沉最重,这样的军人可亲可敬。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