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练VS实战:看广空导弹某部怎样“致命一击”

来源:《中国空军》作者:《中国空军》记者 林 源 张学峰责任编辑:齐冰昕2015-05-19 09:39

装退导弹。范海源摄

几年前,当新装备刚刚落户该部时,官兵的整个知识体系都要更新。雷达元器件从电子管变为大规模集成电路,导弹从液体发动机变为固体发动机。“几乎没有什么相同的部分。”正是由于这是一种全新的装备,其“脾气”、“秉性”如何,需要认真观察、研究。

2007年,该部高工孙增宽参加一次导弹打靶任务。在正式打靶前的训练中,靶场释放了一个携带靶标的气球。根据计划,气球飞到一定高度、距离雷达阵地一定距离后就会切割靶标,雷达对下落的靶标进行跟踪,以验证其低空性能。

在雷达指控车内,孙增宽坐在连长的位置,盯着引导技师的屏幕。靶场发来的信息表明,靶标已经切割,可以对靶标进行跟踪了。可是孙增宽发现,目标的高低角却在缓缓增大。

“跟上目标了吗?”孙增宽疑惑地问,引导员检查了一下操作。“没有问题!”

这时候,一个念头突然在孙增宽脑海中闪现——难道跟踪的是气球?孙增宽跳下指控车,一路跑到了气球靶释放点。在得到靶标已经切割的消息后,孙增宽确认,他们“抓”的目标应该是单独的气球。“这个气球由橡胶制成,按理说雷达反射波极弱。”根据厂家给出的技术指标,孙增宽凭直觉认为,雷达不可能在这个距离上发现气球。

返回营地,孙增宽赶快组织技术人员进行理论计算,根据厂家给出的指标,雷达确实不可能在那么远的距离发现这么小的目标。此时,如果换一种思维,也就是说,雷达对这类目标真正的探测距离已经超出了技术指标。“这套系统对某类目标具备抗击潜力”。孙增宽初步得出了结论。

这个结论,是孙增宽从未想过的。如果这个结论成立,那么,这套武器系统的效能,就不仅仅是厂家给出的定义了。之所以孙增宽能发现这个细节,在于他对装备的深入了解,那些枯燥的数据,已经在他的脑海里形成了直观的印象。就是这一个偶然中带着必然的发现,为该部几年后抗击某类目标成功,奠定了基础。

庞大而复杂的地空导弹武器系统,果真隐藏着许多秘密。这些秘密,就像散落在大海里的珍贝,需要潜到海底,顶着海水的压力,去摸索,去发现。随着武器系统不断地使用与掌握,这套武器系统所具有的厂家都不曾知道的一些属性,越来越显现出来了。

又是一个在实战化训练中发现的属性得到突破——这套系统的杀伤区低界。

2008年该部参加红蓝对抗演习。“敌”方航空兵采取超低空突防战术实施突防,加之该部装备的防空导弹系统“胳膊太短”,大部分“独立战果”都被兄弟部队的先进装备拿走。模拟射击命中的一些目标还是被判无效。原因很简单,“人家航空兵是从你杀伤区低界下面钻过去的。”

这句话刺痛了部队长聂笋。

他心有不甘——难道在低界下的目标根本就没办法打吗?“如果按照这个指标,未来战争中,人家一支空军都能从你眼皮子底下飞过去。”

聂笋深知,“临渊慕鱼,不如退而结网”。要突破这个极限,就要首先研究杀伤区低界为什么是这个值。“技术说明书里面并没有告诉为什么。”聂笋说,“后来我们从雷达波束宽度、波束扫描高低角、工作体制分析入手,终于找到了厂家将杀伤区低界确定为这一数值的原因。”

进一步研究表明,在确保命中率的前提下,这个值还可以再往下压。

最终,这个计算结果得到了上级指挥机构的认可。2009年再次参加体系对抗,该部所属某营“击落”一架高度只有杀伤区低界一半的目标,这是一个其他部队均未发现的目标。这次超极限的模拟射击决定了这次“红蓝”对抗的胜败。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