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违了,大空战!大国重器的魅力就该这样感受

来源:中国军网作者:何荷责任编辑:柳晨
2017-10-15 07:30

大传承大展望

 

一部优质影片的突出体现,在于其能将原本隐藏的某种社会心理挖掘出来,艺术地呈现出来,从而实现对社会价值的方向性引导。

新一代军人形象,早已不是过去传统军事题材影片中被调侃为“不土为五”的形象,代之而来的是今天的“偶像型”正能量的军人形象。

从《空天猎》整体来看,对意气风发斗志昂扬的新时期飞行员战斗员们的形象塑造是成功的,符合当下的时代特征。

这种“中国军人”银幕形象的转变,不仅是艺术风格的变化,也是从综合国力包括军事实力的提升,到新技术新装备的研发和更新换代,由此带来的整体跃升。

更重要的是,这些军人角色的理想信念、军事素养,以及作为独立个体意义上的当代军人的气质,无不体现了军队和国家的软实力。

而这种形象外化改变的内涵,仍然是对人民军队“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精神的传承,仍然是赓续自抗美援朝时期我蓝天勇士“空中拼刺刀”的血性胆魄。

这种传承贯穿影片始终,从开场主角吴迪机组驱逐不明国籍的军机,到赵亚莉直升机灾区救援和“初教六”拉横幅向荣誉教官致敬,到执行侦察任务遇袭后“老飞”凌伟峰为救吴迪用自己的战机引开导弹,到最后吴迪为解救我方人质,在弹尽粮绝之际撞向敌机做出“巴伦支海手术刀”动作,从种种惊险情节的设置上可以看出,人民空军“大国之翼,保卫人民”的传统得到了充分展现。

作为新人导演,饰演过各时期军人角色的李晨初执导筒就啃了块“硬骨头”。好在这块硬骨头硬是给啃下来了。

诚然,相对于成熟的类型片,初出茅庐的《空天猎》还有若干不足。比如,在情节设置上,诉求过多,缺乏取舍,有些面面俱到;在人物刻画上,配角不够鲜明,反派角色脸谱化同质化。

美国媒体曾有评论:“用好莱坞手法讲述爱国主义故事是中国电影人一直以来的梦想。”

《空天猎》作为空战题材的国产类型电影,也无法摆脱对《壮志凌云》不自觉的模仿。

类型化给军事电影带来的好处是,它使军事电影重新回到了观众的视线中,必将吸引一群热爱军事、热爱军事电影的铁杆观众,也必将吸引有志青年投身军旅报效祖国。

影片中借反派之口提出了“胜战之问”:“中国几十年没打仗,如果明天开战,你们准备好了吗?”

对于这个问题,《空天猎》用电影全篇做出了回答。那么,新时期,如何走出一条不同于“好莱坞范儿”的中国特色军事电影之路,还需要我们的电影工作者们不断求索创新。

总之,既然进入了电影产业化的链条,就要按照它的规律运转,既要保持军事电影的品格,又要赢取票房,主流与市场的博弈还将长期存在。

希望《空天猎》的一飞冲天,能为军事电影在这场博弈中开拓出一片新天地。

(作者系军事科学院国防文化研究员)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