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中国陆军>>兰州军区>>正文

边防哨所新兵:走进烈士陵园面对墓碑与烈士对话

来源:解放军报作者:记者 孙兴维 通讯员 李祥春责任编辑:姚旭东2014-01-15 07:54
(原题:新疆军区阿拉山口边防连新兵来到陵园追思缅怀先烈—— 英雄山下的心灵对话)
 
新兵们在英雄山上宣誓。李祥春
 
 
主持人语

不是每一场大雪都能纯净天空,不是每一次拜谒都能铭记终生。然而这一次,雪飘苍天,心灵留痕。25名新兵面对英烈墓碑的思考,牵引我们追溯历史长河,仰望边防军人牺牲奉献的精神源头。

地理坐标

阿拉山口边防连,位于中哈边境阿拉套山脚下,是著名的风口,被称为“风口第一哨”。风大何如?连史上曾有大风将火车皮吹翻的记录。

英雄山,是连队前哨班对面的一座小山,离连队3公里,这里安息着本防区不同时期卫国戍边牺牲的英烈和英雄。此山与哨卡一并,被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中国军网据解放军报讯 西陲隆冬,雪花飞舞,新疆军区阿拉山口边防连的25名新兵手持鲜花来到英雄山,深情缅怀悼念先烈。

“组织新战士来英雄山祭奠先烈,是我们部队的一个传统。”新疆博尔塔拉军分区政委李应堂告诉记者。

风雪中,一座座英雄雕像,一张张洋溢着青春稚嫩的脸庞,仿佛几代戍边人在雪山脚下穿越时空的心灵对话。

在烈士罗凤祥的雕塑前,22岁的大学生新兵李明指着石碑上镌刻的烈士生前事迹,感慨地对记者说:“罗班长是1992年在训练时牺牲的,当时只有20岁,和我现在的年龄差不多……”

这是李明第二次来到英雄山了,第一次是他自己一个人来的。入伍前,他是贵州警官职业学院的大二学生。刚入伍时,面对狂风终年不息的“大风口”,他有点后悔自己的选择。第一次体能测试、第一次内务评比、第一次会操比赛……几乎所有的“入伍第一次”他的表现都差强人意,拖了全班的后腿。

“在部队还能干下去吗?”李明陷入了苦恼。听说连队附近有个“英雄山”,李明还以为是个什么景点,一个星期天抱着散散心的态度来到这里,才发现这里是个烈士陵园。

“我一眼就看见了罗凤祥老班长的墓碑!”李明说:“年龄、学历、家庭、籍贯……面对罗班长的简历,我一项项在心里悄悄把自己和烈士比较。论年龄,我与罗班长相仿;论学历,罗班长是初中生,我是大学生。论家庭条件,罗班长当时根本没法跟我们现在比。我们现在认为很平常的一些事情,罗班长不要说没有享受过,连见都没见过……”

“那天,对我来说是一次精神上的补钙。”李明告诉记者:“从此,每当自己懈怠和失落的时候,就好像罗班长的眼睛在背后看着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