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为“兵头” 但非“将尾”

——第65集团军某旅士官长王建峰小记

来源:解放军报作者:■本报记者 罗 辑 特约通讯员 原俊敏责任编辑:刘航
2015-08-15 03:03

王建峰(左三)正在进行班战术课目示范。原俊敏

一根根头发精神抖擞地竖立着,湿透贴身的体能服勾勒出“条块分割”的肌肉……8月7日,记者见到第65集团军某旅士官长王建峰时,他刚以20分55秒的优秀成绩冲过武装越野5公里考核终点。要不是领章上两道粗拐,很难看出这个34岁的“兵头”和那帮年龄约等于他军龄的新兵有什么两样。

“不深入士兵,就当不好‘兵头’。”半年前,时任一营士官长的王建峰被任命为旅士官长。上任第一天,王建峰便给摸了13年步枪的自己立下军令状:补齐各兵种专业的知识短板!

于是,在各专业训练场上,时常能看到王建峰开战车、学网络、修雷达的身影。短短半年,王建峰不仅与全旅十几个兵种专业分队以及上百种武器装备“打成一片”,还提出近千条合理化组训建议。

“好一个兵头将尾!”面对领导的这句夸奖,王建峰却有着不同的理解:“未来战争是体系作战,要求军官更侧重对指挥方式以及作战力量运用的研训,而战士则更应侧重对具体班组战术以及装备操作方面的学习。说到底,将有将的职责、兵有兵的分工,士官长作为‘兵头’,已绝非传统意义上的‘将尾’。”

此言不虚。前不久,该旅组织某新型单兵火箭操作训练,王建峰带着营连士官长们仔细研究从已列装部队“淘来”的教学片,把两分钟的视频一帧一帧反复观看了无数遍,硬是从中“抠”出了一套动作要领和瞄准技巧。不久后,在实弹试射中,他们一举打出首发命中的好成绩。

在旅领导大力支持下,王建峰逐渐摸索完善了旅营连三级士官长组训制度,使全旅数十名营连士官长逐渐成为各级指挥员组训的得力帮手。

两个月前,得知某新型装备即将全面列装的消息,王建峰提前拿到新装备教材,与营连士官长们一道,琢磨起该型装备与现有装备的性能差别,并结合新装备各方面的优势,对目前的班组战斗部署、战术策略等提前进行调整,使之更加契合新装备组训要求,缩短新装备战斗力生成周期。

“士官长的职责,就是要在平时把每一个作战单元、每一种武器装备训练打磨成一个个经久耐用的‘零部件’,只等战时各级指挥员将其科学有效地‘组装’起来。”王建峰说,为了使各级指挥员更加方便高效地掌握使用各类专业技术人才,由他开发建立的“专业技术人才数据库”不久前正式上线运行。

有为才有位!士官长们的出色表现换来了旅党委的充分信任。前不久,该旅又出台一系列大胆放权的士官长工作制度:各级召开议训会时必须有士官长参加,节假日安排士官长担任值班员……这一切印证了王建峰的那句话:如今,“兵头”绝非“将尾”!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