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跟着我的计划走,保你几个月后过障碍跟玩儿似的!”眼前的队伍里有少校、上尉及诸多老士官,队伍前站着讲话的竟是个上等兵,而且还放出如此“狂言”。5月上旬,第14集团军某装甲旅训练场上的一幕着实让笔者大吃一惊。
这名上等兵叫张剑平,是该旅装甲步兵营3连的一位普通战士,入伍前是上海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的科班生,开头那一幕正是该营发挥其专业特长,由他对干部骨干进行健身培训时的画面。
没有金刚钻不敢揽瓷器活。张剑平学的就是体育教育专业,入伍后又坚持科学健身,不仅自己练出了一身结实的肌肉,还带出了好些优秀徒弟。3连排长赵剑龙,原本上肢力量较差,他在去年驻训期间主动提出要跟着张剑平练健身,张剑平也为赵排长量身定制了健身计划,经过近半年的训练,如今赵排上肢力量有很大提高,肌肉线条感明显,以前他做单杠二练习(腾身反转上杠)最多能做3个,现在轻轻松松就能做10个以上。
同期加入训练的还有上等兵袁铖铭,他原本上下肢力量都比较弱,现在却已经有了“单杠小王子”的名号,单杠四练习(跨杠翻转旋转360度)等难度较大的课目练起来也毫无压力。让小袁最开心的还是他的400米障碍训练成绩得到大幅提升,以前在这个项目上很少拿到及格成绩的他,现在能跑到2分钟左右。
在该营党委的支持下,张剑平被赋予全营健身“总教头”头衔,负责教全营干部骨干科学的健身方法。正在参训的营长陈支仲推完一组杠铃后满头大汗,他气喘吁吁地说:“让组训的干部骨干来参训,关键是要把好经验好办法学到手,而后再用科学的组训法去组训,我营官兵的体能定能上升一个层次。”
“早操:1千米热身,站姿杠铃(20kg)弯举10×4组,哑铃(10kg)交替弯举10×4组,30分钟;强化股四头肌和上肢爆发力。下午:1.7千米热身,准备活动,圆木翻滚15×3组,弓步跳20×4组,放松,50分钟;强化综合力量……”翻看张剑平制作的健身计划,他对课目、数量、时间,甚至锻炼哪块肌肉等都进行了精准定位,受到官兵们的高度认同。
如今,该营干部骨干们都已经完成培训回到各连,他们根据张剑平制定的计划,有条不紊地展开训练。看着官兵们参训热情高涨,一到体能训练就四处指导的张剑平特别高兴:“虽然这样挺辛苦,但只要战友们身体素质好了,这点辛苦都值得,我也算是为提升战斗力做贡献了!”
(作者:彭田、曾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