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代“红船人”,用生命守护着红船,用最真挚的情感讲述着红船故事。
- 一代代“红船人”,用最真挚的情感讲述着红船故事1688 字2021-01-22 11:21
- 几十年来,在传统村落中“寻根”是他不变的信念
从20世纪80年代初至今,胡彬彬的工作始终处于满负荷的状态,他以平均每年不少于140个村落的节奏,累计寻访了5000多个中国传统村落。
2353 字2021-01-22 10:32 - 是谁,促成了中共一大在嘉兴续会?
是王会悟,一位身材娇小的浙江嘉兴女性。这样重要的保卫任务,缘何落到一个弱女子肩上?
610 字2021-01-22 10:05 - 70多岁的徐根宝:为了中国足球,还想再干10年
一转眼,20年过去了。这些年间,一批又一批足球青年才俊从崇明岛走出来,其中很多球员效力于中超联赛。
2119 字2021-01-22 09:52 - 火箭军某团班长俞细文:理论之光引领我成长
心中有光,前行才会有力量。
1637 字2021-01-21 11:10 - 一位士官参谋的能力重塑
对于王斌来说,从士官班长到士官参谋,不仅仅是称谓的改变,更是一种新的能力跨越。
4462 字2021-01-21 10:00 - 我们都有一个“特战梦”2061 字2021-01-21 09:48
- 追到天边边 “90后”军嫂为爱上高原
从繁华都市到海拔4600米的雪域高原,是“追你追到天边边的深情厚爱”。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西藏日喀则军分区的“90后”最美军嫂——董丽梅。
0 字2021-01-21 08:22 - 从军30载,研究海军发展战略始终是她的最大追求
数年间,刘丽娇先后领衔3项有关航母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全军重大课题研究,取得一批突破性成果,为航母力量建设和运用提供了理论支撑。
1448 字2021-01-20 14:29 - 三代护边写传奇,“帕米尔雄鹰”拉齐尼最后的“托举”3547 字2021-01-20 14:06
- 2020中国金球奖得主吴曦:职业球员每场必须全力以赴
17日,2020中国金球奖各奖项评选结果产生,吴曦击败韦世豪以及连续两届中国金球奖得主武磊,获得2020中国金球奖。
788 字2021-01-20 10:34 - 爱“泡”羊圈的女大学生
去年9月女儿两岁生日过后,王美玲再次开启早起、熬夜、喂奶的带“娃”生活。
1397 字2021-01-20 09:50 - 从事数学研究69年的中科院院士林群:让更多人了解微积分
他希望,到90岁的时候,能让微积分普及到中小学生和家长,普及到各行各业。
2788 字2021-01-19 11:43 - “心灵捕手”任志洪:请把你说与我听
疫情期间,任志洪及其团队组织全国3000多名心理咨询师,为各类群体提供每天24小时网络化心理援助。这也是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专业性最强、日均服务人数最多的网络心理援助。
1670 字2021-01-19 09:06 - 中宣部、公安部发布2020“最美基层民警”先进事迹
发布仪式现场采用视频展示、人物访谈等形式,从不同侧面讲述了他们的先进事迹和工作生活感悟。中央宣传部、公安部有关负责同志为他们颁发“最美基层民警”证书。
1978 字2021-01-19 08:53 - 拉齐尼·巴依卡的父亲:让两个孩子成为像他爸爸那样的人
拉齐尼一家三代、71年接力为红其拉甫边防连官兵当向导的感人故事,早已传遍天山南北。
2160 字2021-01-19 08:41 - 党旗在抗疫一线飘扬|李献忠:坚守到生命最后一刻1567 字2021-01-18 14:09
- 二〇二〇年“最美基层民警”群像(下)2867 字2021-01-18 10:46
- 10多年来,他始终专注于古生物研究这个冷门学科
个头不高、思维活跃、语速极快,卫衣上印着“自律给我自由”,像极了他一贯的行事风格。十多年来,这项研究和他的梦想,从未停止。
2685 字2021-01-18 10:22 - 高票当选“好军嫂”的她,是“兵王”丈夫最坚实的后盾3197 字2021-01-18 09:13
- 沈阳和平区一名特殊的志愿者:“哑哥”田占玉的无声坚守632 字2021-01-18 08:37
- 李献忠被追授“石家庄市国资系统优秀共产党员”
他以生命诠释初心,用行动书写担当,是战“疫”一线涌现出来的优秀基层干部代表。
422 字2021-01-18 08:29 - 新中国首位交响乐女指挥家郑小瑛:90不言老 爱乐无止境
每次演出前,郑小瑛都会以简洁生动的语言,把听众吸引到美妙的音乐意境中去。与此同时,她坚持公益讲座40多年,开创了边演边讲的“郑小瑛模式”,直接听众达到上千万人。
2761 字2021-01-15 13:26 - 精益求精,他从事汽车车身覆盖件模具调试维修25年
从事汽车车身覆盖件模具调试维修工作25年,刁建兵精益求精,在数吨重的模具台边执着坚守,在保证模具精度与稳定性的同时,创造出了属于自己的独特工法。
1386 字2021-01-15 11:42 - 生命有终 意义无限——记倒在岗位上的大连志愿者那君1350 字2021-01-15 10:50
- 突然被乘客袭击,他忍痛平稳停车救下一车人739 字2021-01-15 10:34
- 专注建筑空间设计60余年,程泰宁赋予建筑人文的气质
到了耄耋之年,但程院士清瘦硬朗,才思敏捷,学生们都亲切地称呼他为“80后”。
2590 字2021-01-14 14:16 - 日本纪录片导演竹内亮:“我在中国记录真实”
作品接连爆红、被外交部发言人点赞、上节目、拍杂志……来自日本的纪录片导演竹内亮最近“出圈”了。
1440 字2021-01-14 13:51 - 她赢得了生命中最重要的比赛:记日本游泳名将池江璃花子
这个20岁的女孩,得到过同龄人不曾有过的荣誉和掌声,遭遇过同龄人无法想象的病痛和绝望,更体会过一般成年人都难以达到的涅槃重生。
1644 字2021-01-13 14:47 - 新冠疫苗攻关,他拼到生命最后一刻
这样一个在科研上追求极致的学者,过日子却十分“凑合”。旁人说,他生活简朴,一身衣服一穿十几年,袖子磨破了也不见换。
2172 字2021-01-13 13:56 - 长城修缮师程永茂:手工修复 修旧如旧
程永茂:北京怀柔桥梓镇杨家东庄人,先后参与黄花城、慕田峪西、青龙峡、箭扣长城(一、二期)等修缮工程,累计抢险修复古城墙2万米,创建了“随层、随坡、随弯、随旧、随残”的施工原则,以保持长城的古朴风貌。
1530 字2021-01-13 13:29 - 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刘若川:有勇气走别人没走过的路
如今,刚满40岁的刘若川已获得中国青年科技奖等多项荣誉,这背后是他对算术几何与代数数论的不断探索。他有一个坚定的目标:“把最好的研究成果在中国做出来。”
2165 字2021-01-13 12:31 - 赵振东:科学探索必须有一股钻研到底的精神
赵振东走了,他留下的不仅是科学研究成果,还有令人景仰的科学家精神……
2306 字2021-01-12 09:41 - 全国劳动模范益西卓嘎:5000米云端的“雪域信使”2448 字2021-01-12 09:26
- 泪目!这是他在军旅生涯最后一次向大山致敬1507 字2021-01-12 09:08
- 2020年“最美高校辅导员”“最美大学生”2658 字2021-01-12 08:50
- 巴桑顿珠:青稞田里的守望者279 字2021-01-11 10:00
- 澳籍香港居民宋启锋:很荣幸生活在21世纪的中国118 字2021-01-11 09:36
- 他们,着实不易!150 字2021-01-11 09:05
- 襄阳某航修厂女钳工陈奕霖:“磨”出一颗匠心
这名朝气蓬勃的“95后”女工匠,凭借日拱一卒的韧劲,一步步走向大国工匠的梦想。
1267 字2021-01-08 09:33 - 80后青年科学家吴晨:专注于医治食管癌等研究十余年
作为一名80后青年科学家,她始终专注于医治食管癌等恶性肿瘤的研究,希望破译肿瘤基因密码。
2667 字2021-01-08 08:35 - 生命永远定格在战疫一线:追记"新冠疫苗守护者"赵振东
就在去世前两天,53岁的赵振东还赶往武汉参与新冠灭活疫苗生产车间生物安全联合检查、赶赴长沙参加学术会议,生命永远定格在了战疫一线。
2554 字2021-01-08 08:20 - “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卢永根:把一切献给党和祖国1064 字2021-01-08 08:11
- 中国“氢弹之父”于敏:他的名字曾绝密二十八年
于敏从事的“高级的秘密工作”是研究氢弹和核武器。
1064 字2021-01-07 10:17 - 排雷英雄杜富国:怀着初心继续奋斗
没有信仰的人生是没有力量的。
1722 字2021-01-07 09:05 - 全国爱国拥军模范拉齐尼·巴依卡勇救落水儿童 不幸牺牲1100 字2021-01-07 08:19
- 你好,2021丨他和一碗拉面的故事,看完“真香”2330 字2021-01-07 08:17
- 火箭军某团班长俞细文:激情传递正能量
官兵们说,只要走近他,就会在不知不觉间被他身上散发的正能量所吸引。
2803 字2021-01-06 10:16 - 作家阿来:以“不变”的力量,应对变化的世界
在他看来,不管在什么时代,能够有力回应时代内在精神欲求的作品,终将会站出来,走进千千万万读者的内心深处。经典的力量,历久而弥新,穿越历史的隧道依然回响不绝,并更加铿锵。
1125 字2021-01-06 09:55 - “守夜”!守业!讲述“最美应急管理工作者”的故事
得益于他们的努力,2020年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自然灾害因灾死亡人数均为历年最少;他们,也在新时代应急管理工作中成就“最美”。
3355 字2021-01-06 09:41 - “挂”在车上的人:零下40摄氏度下的“北极”调车人
地处中国最北端,大兴安岭腹地,黑龙江省漠河市夜晚有多冷,24岁的臧立东最有发言权。
1004 字2021-01-06 08:50 - 田沁鑫:用戏剧讲故事 让经典融入时代
站在全新的起点,她将继续以文艺助力时代发展,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
2177 字2021-01-05 09:33 - 他是个“理论迷”,最大的爱好是看书学习
俞细文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四有”革命军人的理想信念与价值追求。
4193 字2021-01-05 09:25 - 在平凡中孕育不凡,致敬!新一代中国仪仗兵
新一代中国仪仗兵,能否像他们的前辈那样,继续创造新的辉煌?让我们走进他们不平凡的平凡世界。
5094 字2021-01-05 10:07 - 在中国最北端的“95后”女快递员
收发快递,是很多人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一部分,但在中国最北的边疆小城黑龙江省漠河市,收发快递却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
1257 字2021-01-05 09:10 - 驻村第一书记白云:一手老茧 搅热山村1291 字2021-01-05 08:47
- “收获2020”|陈星灿:以考古之光,照文明之源
考古的魅力在于,你永远不知道下一个出现在眼前的东西是什么,会让你永远处于期待之中。
1699 字2021-01-04 08:52 - “死守阵地,决不能后退一寸”——记抗美援朝老兵黄忠茂
时光流逝,老物件慢慢遗失,但记忆却并未抹去。靠着儿子大声翻译,黄忠茂讲起了自己记忆中的抗美援朝。
1177 字2021-01-04 08:39 - 火箭军某团班长俞细文:心中燃着一团火
“只有让真理光芒点燃心中那团火,才能走好军旅人生路。”谈起学习体会,俞细文感慨地说。
3993 字2021-01-04 08:31 - 一支画笔绘小康:“85后”“写生书记”归园田居富乡村
2016年,三合村命运转折的关键年份,“85后”返乡青年冯亚珂是山村发展的探路人。
1687 字2021-01-04 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