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联合作战参谋素质重塑

来源:解放军报作者:李凤彪责任编辑:刘秋丽
2016-04-19 16:05

探索无止境——重塑联合作战参谋素质的新路径

联合作战参谋的培养路径,很大程度决定了其格局视野、素质构成和成长走向。重塑联合作战参谋素质,既不能照搬外军现成做法,也不能沿袭我军传统模式,只有以超前思维、超强胆识、超常举措创新探索,才能真正打造适应我军作战指挥体制、符合未来作战需要的联合作战参谋人才。

拓展放眼世界的大视野。战略服从政略,军事服务政治。随着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家战略利益不断拓展,面临的安全挑战日趋复杂严峻,对军队建设也提出了新的时代要求。联合作战参谋素质重塑,应当着眼国家总体安全战略需求,既要能满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领土完整需要,又要能满足军事力量走出去、维护国家海外利益需求,以全球化的宽广视野进行全新打造。“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培养联合作战参谋,应积极借鉴强国军队有益经验,加大与外军交流学习和更广域培养力度。比如,可充分利用外军先进军事教育资源,增加外派留学的参谋人员比例,与外军广泛开展作战、反恐、处突、救灾等联演联训,不断提高联合作战参谋培养的起点层次。

布局前瞻设计的大规划。今天培养的人才,是为了应对明天的战争。联合作战参谋素质培养,不能靠应急式、突击式培养,必须着眼打赢未来的战争,超前布局、超前规划、超前预置。要围绕追求联合指挥机构整体功能最优化,统筹联合作战参谋目标设计,区分层次类型,实施动态调控,使“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真正实现“1+1>2”的系统效能。要着眼全程培养规划设计,走开全过程精准化培养联合作战参谋的路子,从“兵之初”就量身定做“路线图”,实施订单式、差异化、针对性塑造,不断提高培养和使用的质量效益。

构设融合培养的大体系。联合作战参谋培养是一项系统的战略工程,单靠哪一个战区、哪一个军种、哪一所院校都难以完成,应当举全军甚至全社会之力,凝聚多方力量和智慧,共同培养打造。建立军队育才资源自由同享的“共同体”,完善联合作战参谋交流任职的制度机制。初级阶段侧重于在作战部队与机关之间交流,中级阶段侧重于在战区内部跨军兵种之间、部队与院校和科研单位之间交流,高级阶段侧重于在全军联合指挥机构范围内交流,全面夯实军兵种专业基础和联合值班、联合指挥能力基础。建立院校与部队合力共育的“循环体”,健全部队与院校联教联训机制,明确各自在联合作战参谋培养中的职责分工,努力构建部队提出需求、院校组织培训、联合指挥机构实践检验的循环培养模式。建立军队与地方联合培养的“融合体”,实施军地院校衔接培养,弥补军队教育资源不足。

搭建全面历练的大平台。“宝剑锋从磨砺出”。每一名优秀参谋,无不经历过千锤百炼的历练和考验。创设预演战争的实践平台,结合组织重大演训活动和中外联演联训,让联合作战参谋进入实际角色岗位、系统席位,按照实际作战进程进行指挥处置,在难局、险局、危局中锻造打仗必备素质。创设能上能下的交流平台,对于能力素质全面、具有发展潜力的参谋人员,及时安排到上级机关或部队历练,进一步拓展思维视野、锻炼实践能力;选调基层优秀主官到战区机关任职,源源不断为参谋人才队伍注入新鲜血液,助推能力素质结构整体优化。创设联合文化的浸润平台,联合作战体制和联合作战文化犹如躯体与灵魂,浑然天成、相辅相成,应充分发挥联合作战文化在参谋人才培养中的独特作用,逐渐内化“联”的价值理念、固化“联”的行为习惯、培养“联”的思维方式,在日积月累、潜移默化中不断提高联合作战素养。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