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科技创新,我们该怎么做?

来源:解放军报作者:柯大文责任编辑:杨红
2016-06-13 02:34

牢牢把握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内涵要求

习主席重要讲话,深刻洞察世界科技发展趋势,系统阐述了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内涵要求,体现了我们党对科技事业发展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为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固本强基、抢占先机,在实践中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优化总体布局,指明了行动方向。

夯实科技基础,在重要科技领域跻身世界领先行列。历史经验表明,科学基础雄厚,才能牢牢抓住科技革命机遇;在重要科技领域处于领先行列,才能依靠科技革命实现国家振兴。当前,同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目标相比,我国发展还面临重大科技瓶颈,关键领域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格局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科技创新能力特别是原创能力还有很大差距。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增强紧迫感,及时确立发展战略,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在独创独有上下功夫,勇于挑战最前沿的科学问题,提出更多原创理论,作出更多原创发现,力争在重要科技领域实现跨越发展,跟上甚至引领世界科技发展新方向,掌握新一轮全球科技竞争的战略主动。

强化战略导向,破解创新发展科技难题。习主席强调指出,当前,国家对战略科技支撑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加迫切。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加快实施和推进一批重大科技项目和工程,着力攻破关键核心技术,抢占事关长远和全局的科技战略制高点。必须以国家实验室建设为抓手,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以重大科技任务攻关和国家大型科技基础设施为主线,依托最有优势的创新单元,整合全国创新资源,建立目标导向、绩效管理、协同攻关、开放共享的新型运行机制,建设突破型、引领型、平台型一体的国家实验室,使之成为攻坚克难、引领发展的战略科技力量,同其他各类科研机构、大学、企业研发机构形成功能互补、良性互动的协同创新新格局。

加强科技供给,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习主席强调指出,科学研究既要追求知识和真理,也要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这就要求广大科技工作者主动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在推动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活力上来一个根本性转变,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性发展,大幅增加公共科技供给,从根本上改变关键领域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格局,打造发展新引擎、培育增长新动能,走出一条从人才强、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的发展新路径,推动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落实好“三去一降一补”任务,让人民享有更宜居的生活环境、更好的医疗卫生服务、更放心的食品药品。

深化改革创新,形成充满活力的科技管理和运行机制。把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两个轮子转动起来,凝聚各方合力,厚植创新沃土,协同发挥作用,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就有了奔腾不息的活力、源源不竭的动力、赶超制胜的实力。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努力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新机制,进一步彰显制度优势,推进科技创新跨越。要以推动科技创新为核心,引领科技体制及其相关体制深刻变革,制定和落实鼓励企业技术创新各项政策,加强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支持力度。优化科研院所和研究型大学科研布局,厚实学科基础,培育新兴交叉学科生长点;必须发挥各地在创新发展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尊重科技创新的区域集聚规律,建设若干具有强大带动力的创新型城市和区域创新中心。

弘扬创新精神,培育符合创新发展要求的人才队伍。要大兴识才爱才敬才用才之风,在创新实践中发现人才、在创新活动中培育人才、在创新事业中凝聚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让更多千里马竞相奔腾,努力造就一大批能够把握世界科技大势、研判科技发展方向的战略科技人才,培养一大批善于凝聚力量、统筹协调的科技领军人才,培养一大批勇于创新、善于创新的企业家和高技能人才。尊重科学研究灵感瞬间性、方式随意性、路径不确定性的特点,允许科学家自由畅想、大胆假设、认真求证。要让领衔科技专家有职有权,有更大的技术路线决策权、更大的经费支配权、更大的资源调动权。政府科技管理部门要抓战略、抓规划、抓政策、抓服务,发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制化优势。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