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王涛,赵全军,崔绍杰,顾建文,解放军第306医院,神经外科。
热性惊厥或高热惊厥是小儿最常见的惊厥类型之一,也是儿科较为常见的疾病。但临床工作中我们发现多数患儿家属对于此类疾患还缺乏正确认识。本文解读儿童热性惊厥的相关问题。
儿童热性惊厥的概念
儿童热性惊厥(febrile seizures,FS)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惊厥性疾病,多发生于出生6月至6岁儿童,男孩相对多见,多发生于热性疾病初期或体温骤然升高(多数>39℃)情况下,突然出现的惊厥发作,同时需要排除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或其他引起惊厥的器质性或代谢性疾病。但这里需要强调的是首先不是所有的儿童都会发生热性惊厥;其次不是说体温越高越容易出现惊厥症状,简单说,有些孩子每次发热到40℃也不会发生抽搐,但有些孩子某次发热到38.5℃就可能发生抽搐。而临床实际中热性惊厥往往发生于体温快速升高期或高热出现后的12小时内。
儿童热性惊厥的病因
目前关于热性惊厥的发病原因尚不完全清楚,但在已知的发病条件中,公认与年龄、遗传、感染及环境等因素密切相关。其中遗传因素可能在该病发生中起到关键因素。热性惊厥有非常强的家族性,只有一小部分的孩子对体温的骤然升高或降低有反应。调查显示约26.2%~53.8%的FS患儿其父母或同胞有惊厥病史,而在幼年时有过FS的患者,其子女发生FS的机率是一般人群的3.3~4.5倍。其次FS的发生与年龄有明确相关性,在6个月至6岁儿童中最为常见,6个月以下或6岁以上患儿发病较少,提示可能与神经系统解剖发育和生理生化不成熟性有关。另外感染对于FS的发生作用是非特异的,约86%的FS发生在病毒性感染疾病中。最后需要强调的是临床中会遇到多少家长咨询接种疫苗是否会诱发惊厥发生,在这里需要解释的是发热是疫苗接种后的常见反应,但没有明确证据表明疫苗接种与惊厥发生有关,一些发达国家指南中也没有将热性惊厥做为接种疫苗的禁忌症。
儿童热性惊厥的临床表现

FS一般发生在原发疾病初期体温骤然升高期,多数患儿在一次热病过程中仅有一次惊厥发作,表现为突然发作全身性或局限性肌群强直性和阵挛性抽搐,多伴有意识障碍,持续时间短(5分钟以内)。FS发作后,多数患儿常有数分钟对周围环境不应答,随后清醒,不伴有神经功能缺失。根据症状特点临床上可以分为单纯型和复杂型两类。
单纯性FS 复杂性FS
发病率 80% 20%
首发年龄 大多在6月至3岁,6岁后罕见 可见于任何年龄
发作时间、体温 大多为病初体温骤升时(大于39℃) 可为低热(<38℃)或无热
发作形式 全身性强直阵挛发作 局灶性或不对症性发作
发作次数 在一次热程中仅有一或两次惊厥发作 反复多次发作发作,可为丛集样发作形式
持续时间 持续时间短(5-10分钟以内) 发作时间常>15分钟
预后 好,远期癫痫和脑损伤发生较少 不佳,继发癫痫发生率高
热性惊厥与脑损伤
热性惊厥真的会把脑子“抽坏了”了么?从病理生理角度来看,FS的发生机制为体温骤然升高或降低导致大脑出现异常放电活动,从而引起全身肌肉的痉挛性发作。一项对死于惊厥持续状态患儿的尸检研究发现,脑组织皮层各区均有浅层神经元死亡,伴随双侧海马结构神经元丢失。但FS总体预后良好,严重惊厥的预后更多的取决于患儿的内在因素而非惊厥发作本身。2001年一项研究显示,全身性FS发作较局灶性FS发作预后好,较少产生脑损伤。同时部分性FS发作的预后与症状持续时间呈相关性,长程的部分性发作易导致脑损伤,被认为是继发性癫痫的高危人群。
热性惊厥与继发性癫痫
关于热线惊厥后癫痫的危险性问题,95%的FS患儿日后并不会出现癫痫症状,FS发作后一周内,约1/5-1/3的患儿脑电图背景活动中可见非特异性的慢波活动增多,通常在7-10天内消失。FS后出现癫痫的危险因素包括:(1) 复杂性FS;(2) 有癫痫家族病史;(3) 同时合并神经系统疾病或发育滞后。一项对于7岁儿童的随访研究结果显示:普通癫痫儿童患病率为0.5%;单纯性FS儿童癫痫患病率为1.5%;复杂性FS儿童癫痫患病率为4.0%。复杂性FS并发局灶体征儿童癫痫患病率高达29%,并与发作时间与发作次数呈正相关。另外目前认为FS与癫痫存在某些遗传学联系,已从分子遗传学水平证实热性惊厥附加征(Febrile Seizures Plus, FS+)和婴儿严重肌阵挛癫痫(Dravet综合征)这两种癫痫综合征与FS密切相关。
儿童热性惊厥的治疗和预防
首先需要大家了解,绝大多数儿童热性惊厥属于良性病程,具有良好的预后和转归,短时间的FS发生并不会对儿童神经系统和行为认知能力造成明显影响。目前也没有证据证明预防性治疗可以改变远期预后,包括癫痫发生率、行为学能力等。因此对于无复发或无癫痫症状患儿,目前不主张预防性使用抗癫痫类或镇静类药物。但对于每次发作时间较长(>15分钟)或反复发作性FS患儿,则建议间断性短时用药,当出现发热症状时,立即使用止惊药物,同时积极控制体温。对于已出现两次以上低热或无热惊厥发作、FS反复发作(大于5次/年)、复杂性FS发作或存在前述继发性癫痫危险因素的患儿,则需要长期口服抗癫痫药物,一般治疗时间窗为2年,2年内无明确发作,再考虑酌情减停药物。关于FS预防,最重要的是家长需要给儿童适当的锻炼、充分的营养,尽量减少或避免在婴幼儿这个阶段患急性发热性疾病,如果患儿有发热征象,早期识别并积极使用退热药物或物理降温避免体温骤然升高尤为重要。
热性惊厥的家庭急救处置
热性惊厥对患儿最大的危害来源于惊厥发作时可能导致的种种意外伤害。因此,如果儿童在家中发生FS,家长首先不要惊慌或过度按压、摇晃患儿,避免不必要的刺激。正确方法为将儿童平卧位置于平坦的地面或床上,保持呼吸道通畅,保持头向一侧偏斜,避免呕吐物或气道分泌物吸入窒息,不要向口中填塞物品,可用毛巾擦去口腔中分泌物,同时予以温水毛巾擦身降温,一般情况下惊厥多于5分钟内缓解。如果惊厥发作时间较长,或既往曾有热性惊厥持续之态病史,应尽快拨打急救电话或急送就近医院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