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体育之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奥运精神是“更快、更高、更强”,不是“更快乐、更高兴、更强颜欢笑”
媒体多年间不断批判“唯金牌论”是功利思维,总有西方运动员讲述自己能参加奥运会已经是天大的幸运,来到这里就是享受比赛的过程。这种言论本是运动员调整状态,卸下心理包袱的好方法,不料被我们引申开来。运动员用它给不佳的战绩下台阶,媒体用它给不佳的战绩粉饰太平,民众用它给不佳的战绩转移注意力。如今的中国体育,悄然间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唯快乐论”。
这也就有了孙杨银牌后的一哭,远不如傅园慧铜牌后的一乐更博人眼球;这也就有了国内的善男信女连傅园慧游什么泳姿都不知道,却频频转发表情包。其实远比表情包更值得快乐的,是孙杨很男人的一哭,哭出了中国运动员的血性和国家荣誉感,哭来了本届奥运会游泳项目唯一的金牌;比起洪荒之力,更值得关注的,是本届奥运会游泳项目1金2银3铜的成绩是我们巨大的退步(在伦敦我们拿了5金并两破世界纪录)。这个明显的退步是国家体委、游泳运动管理中心、各运动员间利益角逐造成的恶果!

无论成绩还是精神,他是中国游泳的真正旗帜。
利益决定人选,利益左右训练,利益很可能让我们在2020年的东京全军覆没,到那时我们还快乐么?如果那时我们不快乐,现在就少些快乐,多些沉重,多些问责,多些反思。
反观最鼓吹快乐运动的美国。2015年的喀山世锦赛,美国游泳队只获得了18块奖牌,场面基本靠莱德茨基一人苦苦支撑,被澳大利亚全面压制。记得当时的各方舆论都预测本届奥运会美国游泳项目金牌数很难破10。殊不知美国的国家精神就是称霸,无论国家运行机制还是运动员的精神诉求都离不开称霸奥运。在奥运客观项目上(不需要裁判员打分),美国沿用三十余年一战选拔制度,写入了《业余体育法》,由美国奥委会监管。也就是说,想获得代表美国队参加里约奥运会的资格,就必须在奥运前一个月的全美选拔赛上获得单项前两名的成绩,即便是大名鼎鼎的菲尔普斯也不能例外,这就造就了美国代表队在里约的集中爆发。另一个插曲是菲尔普斯2014年宣布复出备战里约,2015年因酒驾超速被美国泳协禁赛6个月,正好错过了参加喀山世锦赛的绝佳练兵机会。当时的美国国家队队员、媒体、赞助商、飞鱼粉丝各方强烈呼吁破例解禁飞鱼,美国泳协却不为所动。因为他们知道,想称霸奥运,需要的不是名气、人气、赞助商支持,而是系统的训练、巅峰的状态、高度的自律和一颗冠军的心。恐怕当时美国泳协为飞鱼开了绿灯,让他飘飘然快乐起来,在里约也就只能和宁泽涛并驾齐驱了。
这样的选拔制度下,多少名将艰辛备战4年却折戟沉沙,何谈快乐,简直是残酷。可就是这种残酷,支撑着美国的称霸精神,在里约拿出了16金8银9铜的成绩,“快乐”的重申了自己在国际泳坛的霸主地位。
“快乐”只是运动员减压的手段,别成为我们掩耳盗铃的手!
如同美国一边鼓吹快乐运动,一边用最残酷的方式选拔奥运选手一样,西方发达国家向我们传递太多断章取义的“快乐”。最典型的例子是弥漫在90后、00后心中的“快乐工作、享受人生”的职场价值观,完全背离和摒弃了艰苦奋斗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我们看到了太多西方发达国家的人们在8小时工作后的party time,看到了太多他们利用各种假期环游世界的美丽照片,看到了太多类似google为员工创造的花园式工作环境,却从没看到他们在8小时内的工作强度,从没看到他们为了保住工作面临的竞争,更没看到他们为了维持国家运转而缴纳的高昂税费。
在此我强烈呼吁媒体,还原一个“快乐”的全貌给我们的民众,告诉大家“快乐”的背后更多的是付出和责任。因为脱离了付出和责任的快乐,犹如一剂大麻,麻痹的是我们的奋斗精神,侵蚀的是我们的民族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