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丢掉金牌更可怕的,是丢掉我们的民族精神

来源:辰巳话午未作者:社会热点责任编辑:唐超山
2016-08-21 14:40

中国体育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你真的尽力了么?

本届奥运会我们听到了太多的“我尽力了”、“发挥正常”、“接近2015年的水平”、“只要自己能做下来就非常满意”。可摆在中国军团面前残酷的现实就是里约奥运会不相信尽力,于是男子蹦床董栋高磊“发挥正常”摘银夺铜、女子蹦床李丹“笑对”铜牌、中国跳高张国伟“神情放松白鹤亮翅”无缘决赛……按此逻辑推演,中国体操队无金无银也一定是尽力了,羽毛球队也一定尽力了,跳水和射击简直尽了120%的力。

一句“我尽力了”,我们丢了原本该保住的金牌,丢了原本能冲击的金牌;一句“我尽力了”卸下了运动员身上的霸气和统治力。

奥运会的竞争不是参赛过程中那几分钟的竞争,而是四年备战周期的全面竞争。长期系统的训练、对手和竞争环境的研究、体能储备、竞技状态调整、技术稳定控制以及临场时强大的心理状态,那些“尽了力”的运动员,你们真的都尽力了么?

相比这些,吴景彪、谌利军赛后“对不起举重队、对不起祖国、对不起人民”的表态,才是真正尽力了的表现。面对这三句对不起,我们何必解读成“唯金牌论”、“沉重”、“压力”,我们又为何不解读成油然而生的国家荣誉感、对国家培养自己的感恩和对四年奥运周期每分每秒付出的一丝遗憾。

对得起中国精神,对得起中国力量。

如果一句不问结果的“我尽力了”也值得敬重的话,恐怕中国共产党到不了延安,我们不知还要经历多久的奴役和贫穷;

如果一句不问结果的“我尽力了”也值得敬重的话,恐怕我们打不赢对比悬殊的抗美援朝,现在美国的萨德就可以直接架在鸭绿江畔;

如果一句不问结果的“我尽力了”也值得敬重的话,恐怕我们的改革开放很难突破西方的重重经济封锁,现在摆在“大悦城”货架上的还是搪瓷脸盆和玻璃内胆暖壶。

从近代民主革命起,中华民族就一直靠狭路相逢勇者胜的精神,在弱者地位完成了一次次不可能的挑战,获得主权、建立制度、发展经济、提高综合国力,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诚然我们壮大了,底气更足了,却远远没有达到可以睥睨天下的实力,反而招致更多的挑战、更多的质疑,在这个时候丢掉了面对挑战的勇气,岂不危矣?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